孔捷生雜文:悲情龍種

孔捷生雜文:悲情龍種

毛太祖駕崩三十周年,張戎與夫婿的《毛:不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推出。其中提到毛的亡妻楊開慧秘藏於牆縫的日記,字裏行間對毛撇下妻兒感到困惑痛楚。無獨有偶,毛去世三十年後,嫡孫毛新宇應邀到新浪網作嘉賓,他無限深情地頌毛之餘,卻說了句大實話:「雖然我和爺爺沒有太多接觸,但……」
筆者便念及史太林女兒《給友人的二十封信》,同樣刻畫了極權暴君情感世界之冷酷。史太林憎厭自己的兒子(後在德寇戰俘營中死去),對女兒也很淡漠。史太林有八個孫兒和外孫,但他至死也從未見過其中的五個。
老毛疏於親情而勤於性事,子嗣原也不弱,而迄今香火甚為稀零。要論毛氏嫡孫,亦僅得毛新宇一脈單傳。小毛成親有年,耕耘不力,曾令府中上下揪心,怎料忽報媳婦結得珠胎,族人喜出望外。天幸毛氏家祠,毛新宇喜獲麟兒,家聲大振,先祖有後矣!
小小毛的生命結晶究竟是自然懷孕抑或人工授精,毛氏一門諱莫如深。但太祖重孫毛東東擇日降世,恰在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掐算得如此精確,也未知是試管胚胎還是剖腹產。然而這又有甚麼關係?難道與太祖同月同日出生的「聖嬰」就不是毛家龍種?
說來在鄧小平時代,毛的牌位徒有香煙繚繞,其後人過得並不舒心。毛澤東天文數字一般的稿費,曾被鄧公宣布為「黨產」,不允毛家承襲。若論權勢排行,「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毛家很是悽惶黯淡了好些年。

怎知風水輪流轉,毛東東才呱呱墮地,紅朝便要換年號了。以前蕭規曹隨的江澤民對毛家雖畢恭畢敬,但有礙於老鄧積威,江氏也只能厚祭太祖宗廟,而未敢提攜毛家後人。江遜位之後,第四代核心即時對太祖獻上隔代弟子的忠孝,揭開了「黨產」的御制封條,把老毛的大筆稿費遺產饋贈於毛家子孫。
看來毛東東果係毛府的「福娃」。然而身為龍種也是很累的,太祖的公祭、家祭和還鄉省親,小小毛都須依禮如儀。所以,及至這轉世靈童才滿周歲,便要南巡了。毛家需要「龍的傳人」風光現世,借助傳媒喉舌為他打造一副金燦燦的「長命鎖」。首站道場在祖家湖南,龍種出巡,前呼後擁,走過三湘四水,一時間龍脈大動,靈幡漫捲。所到之處,傳媒均百般諂媚於口銜天憲的轉世靈童,竟有如下文字:「小傢伙遺傳了曾祖父的聰慧和氣度,即使在四面鎂光燈的照射下依然沒有一點羞澀……希望小東東長大以後能繼承曾祖父的思想和事業,繼續為國人造福。」也就不由想起了魯迅的雜文《立論》,「啊呀!這孩子呵!您瞧!那麼……阿唷!哈哈……」
卻不知,冷酷沉鷙的毛太祖在世時,對六歲的嫡孫毛新宇已「沒有太多接觸」,而今空餘一具冰凍皮囊,他對重孫子可會有半縷骨肉親情?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