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收跨境交易費

網上購物收跨境交易費

不少購物網站均屬跨國性質,市民以信用卡在網站購物時,即使該等網站是用中文繁體,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一定是在本地交易。若然該等商戶的收單銀行是在香港境外,客戶便要支付「跨境交易費」,有讀者便因此而誤中陷阱。
讀者謝先生早前以東亞銀行萬事達卡在一個網站購買體育用品,費用為1,800港元,惟其後他收到的月結單賬項卻為1,827.9港元。他向銀行查詢,銀行稱由於收單銀行是在海外,故需收取額外費用,謝先生對此解釋表示不滿,「交易係以港幣唔係外幣結算,咁都要收手續費?」

由於收單銀行在境外

東亞銀行市場策劃及傳訊部函覆表示,該行於信用卡服務收費概覽表中,已列明會就客戶以萬事達卡或VISA卡在海外進行的港幣交易,分別徵收簽賬額之1.55%及1.75%海外簽賬費用,其中包括該卡所收取的0.8%及1%費用,此等費用並非限於網上交易,只要有關交易以外幣進誌,或有關商戶的收單銀行在香港境外,便會被視為海外簽賬。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回覆指出,萬事達卡會就所有跨境交易,向發卡銀行收取80點子(即交易額的0.8%)的「發卡機構跨境交易費」,當商戶或其收單銀行與發卡銀行分別位於不同市場,該收費便適用,不論交易貨幣與持卡人的付款貨幣是否相同。
由於是次事件中,謝先生光顧的網上商戶收單銀行位於香港境外,而發卡銀行(東亞銀行)位於香港,故會被徵收跨境交易費。
該組織建議持卡人在進行網上交易前,應先聯絡商戶其收單銀行的所在地,以了解是否需要支付跨境交易費。
消費者委員會於上月出版的《選擇》月刊曾就信用卡產品及服務進行調查,報告指出,22間銀行之中,有21間均會就海外簽賬及外幣交易收取額外費用,幅度由0.75%至2%不等。該會提醒消費者主動向商戶查詢收費詳情,而商戶也應在交易前通知客戶。
檔案編號:08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