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與康熙 - 吳靄儀

韋小寶與康熙 - 吳靄儀

金庸當初寫《鹿鼎記》,完全沒料到他創造的「反英雄」韋小寶後來大受香港讀者歡迎。他筆下的英雄,個個不是文武全才、成仁取義,就是風流倜儻,卓爾不凡,未有如韋小寶般不學無術,一味靠詭計和狡猾蒙混過關的。韋小寶的特點是他一世好運,而且碰着個又高明又大方又手握大權的貴人老闆──康熙,有他做後台。一切韋小寶缺乏的英雄本質如才學武功及領導才能,康熙都具備。最後的角色分配,志在發達和享受人生的韋小寶擁着金山銀山和嬌妻美妾移居海外嘆世界,而立志發揚祖宗基業、效法堯舜禹湯的康熙就做其承先啓後的清室一代明君。其實這也切合世紀末大部分港人心願:嘆世界好過做皇帝,治國治港大事還是留給別人承擔為妙。我有時想,若由韋小寶當康熙那份工作,那會是什麼局面?

多年前,我還在《明報》任職,閒時寫些金庸小說評論給讀者消遣的時候,就約略寫過這個題材。韋小寶胡裏胡塗當上了天地會的香主,後來,天地會總舵主、頂天立地大英雄陳近南死掉,那些元老謀士苦思如何繼續反清復明的大業,靈機一觸,居然叫韋小寶不如自己做皇帝。而我就居然寫了一篇「小寶治港」(見拙作《金庸小說看人生》)附和而闡釋之。作該文時,《基本法》草擬稿將成,本港各路英雄議論紛紛,本人下筆意在諷世,然而今日重溫,才知道當時還是太天真了。我說,文才武略兼備的陳近南都失敗了,倒不如靠韋小寶的福氣,他對皇帝對天地會兩邊都是一片真心,無比義氣,做了皇帝,一定兩邊繼續討好。我忘了韋小寶其實是美化了的人物,現實生活的韋小寶,可能只會對自己的利益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