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陰謀論不像外國,誰殺了甘迺廸、九一一是不是布殊知情、白宮的地窖是不是冷藏了幾具外星人的屍體,只是在酒吧咖啡廳裏輕鬆愉快的八卦娛樂話題。中國人有一樣本事,能把陰謀論滲拌在生活的關係裏,可以把人無端端的搞得很疲累。
譬如在美國,上班時你戴了一對新買的耳環,清晨的陽光曬進來,窗外的天空很藍,女同事捧着一杯咖啡走進來,看見你不一樣的光采,她會讚美一句:「哇噢,你今天真漂亮,你的耳環跟你真襯搭。」
只是小小的一句讚美,只因為大家的心情好。換了當代的另一個中國的環境生態,被讚美的人首先要提高警覺,她記起一句老話,叫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因為中國人沒有「讚美」這樣習慣,只有所謂「吹捧」,一句明明是由衷的小小的讚美,聽在對方的耳中,必須提防話中別有機關。
成語許多都充斥着陰謀論的色彩:例如「口蜜腹劍」和「居心叵測」,例如「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之類。因為這些人活得極為複雜,他們的世界沒有「欣賞」(Appreciation),只有排斥和警戒,不會互相信任,他們總先把對方當做賊子和騙徒來假設而提防。
因此在中國跟本地人談生意,中方的幹部請吃飯飲宴,他要敬你喝三杯茅台,你推說不必了,因為醫生吩咐,肝有問題,不可以喝酒。他會臉色一沉,手一揮,「醫生什麼?來來來,賞點面子,亁了這杯。」
你如果推卻不喝,對方認定你是「不給面子」,他不會接受一樣普通的邏輯:不能喝酒,不一定是想侮辱主人家。而是真的有一個健康理由。
但中國的陰謀論者凡事都往壞處想:你推卻不就,不是為了什麼健康理由,而是不給我面子。不賞臉,就是一種奚落和怠慢,也就是一種侮辱。聯想下去:你為什麼要侮辱我?於是,婉辭一杯酒,就成為得罪一個人的理由。
在中國人社會,你很容易「得罪人」,遲到十分鐘,他不會承認真的是天雨馬路擠塞,而是閣下你向他擺架子。中國人的心眼小,心理很陰暗,好端端的一個人,無故有許多「仇家」,因為他們是血液裏天生的陰謀論者。
因此,我比較喜歡《達文西密碼》,我欣賞美國把「九一一」歸咎於布殊這種陰謀論,因為在那樣的社會,人不會活得那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