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發暴雨警告天文台不肯認錯

遲發暴雨警告天文台不肯認錯

【本報訊】天文台前日遲發暴雨警告再受千夫所指,但天文台昨日堅持前日早上其實已經提早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向公眾作出預警,所以毋須檢討暴雨警告信號。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要天文台百分百準確預測暴雨確有技術困難,但暴雨警告的準則可以作出檢討,教統局也可以彈性處理大雨的上學安排。

學生狼狽家長批天文台

大批學生日前在暴雨中狼狽上學,不少家長均批評天文台未能及早發出黃色和紅色暴雨警告,高級科學主任馬偉民昨在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表示,紅色暴雨警告表示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
前日天文台在早上9時30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時,雨量實際並未達到指標,所以已屬預警性質,而且除了雨勢,是否發出有關警告還要視乎是否廣泛地區出現大雨,為個別地區的大雨發出警告並非該機制的目的。
天文台發言人昨補充,日前早上教統局諮詢天文台的意見時,他們表示以當時的天氣情況來說,改發紅色暴雨的機會不大,但暴雨的強度和發展變化急劇,有瞬息萬變的特性,因此要作準確的定時定點定量的暴雨預測,以現今的技術水平,仍有一定的困難,天文台認為暫時並無檢討暴雨警告信號準則的需要。

議員指上學可彈性處理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要天文台百分百準確預測到暴雨確有技術困難,但暴雨警告的準則可以作出檢討,教統局也可以彈性處理大雨時的上學安排,可以宣布學生可按個別地區的雨勢自行決定延遲上學,學校則不當學生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