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產發展商一直瘋狂在中區半山收購舊樓改建摩天豪宅賺大錢,造成半山樓宇密麻麻,交通長期嚴重擠塞,申訴專員公署昨嚴斥六大部門,包括地政總署、屋宇署、規劃署、運輸署、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期不遵守前港督麥理浩會同行政局於72年已通過的限制半山區樓宇發展行政措施,其中地政總署更以寬鬆及隨意態度,批准發展商興建更多豪宅。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事件明顯是政府拱手將利益輸送給地產商,要求政府要嚴守限制。 記者:馮永堅 盧文烈 黃偉駿
申訴專員公署昨日發表新一期《申報》,嚴厲批評「兩局四署」沒遵守前港督麥理浩,於72年會同行政局通過半山區發展限制,限制措施包括延遲賣地;延遲批准所有可能導致更高密度發展的契約修訂及重建計劃。
30年增單位24740個
根據屋宇署及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顯示,半山區住宅單位在72至01年的30年間激增了24,740個;申訴專員公署保守估計遷入該區人數有近75,000人。據地產代理資料顯示,兩個著名半山豪宅,在92年落成的嘉兆臺及95年的雍景臺,前身分別為學校及猶太廟,都是地產商收購後改建。
申訴專員戴婉瑩昨在記者會表示,公署早前接獲投訴,指半山區一份地契的兩個地段土地,樓宇原本的高度不得超過35呎。不過,發展商向地政總署提出修訂地契,該署雖維持地契所核准的建築樓面面積限制,但卻撤銷35呎高度限制,令原本只可建一間屋宇的土地,現變成兩幢各13層高的大廈,單位數目較先前大增。
改契寬鬆監察沒做好
戴婉瑩批評,地政總署對修訂地契採取寬鬆及隨意態度,負責統籌發展限制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也沒做好監察工作,令半山區單位愈起愈多。此外,她又質疑政府為何不以立法手段控制半山區的樓宇發展。
政府架構多次重組也令麥理浩年代已通過的發展限制行政措施無法落實。戴婉瑩說,70年代由工務司署負責執行有關發展限制,但政府在82年重大架構重組,將交通、土地等政策劃分給不同決策科,但有關部門明顯沒有監察制度及執行該發展限制,最終令有關制度形同虛設。
兩局四署不同意指摘
同住在半山區,身兼立法會議員的中西區區議員郭家麒,以及中西區區議員甘乃威都強烈批評,政府對發展限制行政措施「隻眼開隻眼閉」,明顯有向地產商利益輸送之嫌。
「兩局四署」昨聯合發表新聞稿,強烈不同意公署指地政總署採取隨意態度,決定半山區的發展密度;並強調各部門之間一向保持緊密合作,研究紓緩該區交通擠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