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趁立法會未正式開鑼,先用懶人方法,試驗一下MrsBeetonB太的伯克維爾果醬撻製法(註)。偷懶之處,在於購買現成急凍酥皮而不自製。有一隻牌子一包六張,每張丁方十吋的酥皮,用法簡便,鋪在略抹油的九吋批模子裏,用利刀修圓方角便可。
第一次試驗是照B太製法,只略加調整,焗爐溫度調高至200℃(400℉)烤了45分鐘,見酥皮金黃鬆脆、杏仁蛋餡脹起焦黃,但取出切開,卻發現蛋餡仍未夠熟,於是野蠻地塞回焗爐多烤15分鐘。這次的製成品第一號賣相雖差,但味道和結構完全與我在伯克維爾老餅店原裝Bakewellpudding相同,證明B太的製方基本正確。我覺得製成品仍是太甜,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餡太厚;這也是令烤的時間加長的理由,應該調整一下。
於是再來一次。反正懶人酥皮還有五張。這次餡的分量減至六成,而且改用了一隻包搪瓷生鐵的模子,冀望有助酥皮底部烤透。這次是以200℃烤35分鐘,然後調低至175℃再烤15分鐘。結果,第二號製成品十分文秀,但不夠焦香。甜度適中,但入口少了軟玉溫香的享受。
總結兩次經驗之後出產了第三號製成品,這次差不多完全滿意了:略加厚了餡,微調了糖份,改回用第一次的批模子,提高了溫度,稍為加長時間。出來的效果皮既香脆金黃,餡亦甜香鬆軟。這次分量是:雞蛋黃四隻、蛋白一隻、糖約3安士、杏仁末0.7安士、牛油3安士。在200℃焗爐內烤50分鐘。研究過程中參考了好幾本書的意見,發現了還有多種改善的方法值得探討,但當務之急是製作立法會報告。
(註:見九月一日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