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貨源落入強手大市未升完

投資學堂:貨源落入強手大市未升完

證券商協會的蔡思聰兄及譚松德兄是近期積極反對股份收窄買賣差價之業內人士,日前與他們閒談,話題自然離不開自收窄股份買賣差價後,對投資者及業界的影響,尤其是實施第二階段收窄買賣差價後,不但沒有增加市場流通量,反而令港股成交大幅縮減,生意更加難做。
閒談間,講到近年不少散戶大都趁股市上升,紛紛獲利回吐,例如今年初,當恒指挑戰15000點時,看似屢升不破,一些投資者便趁機獲利回吐。其後當恒指在16000水平掙扎時,有些「精明」的朋友又再趁機減持。直至近日,當大市衝上17000點大關時,據聞不少散戶甚至將收藏在「保險箱」的股票也拿出來沽售。
因此,在近年港股這大升浪中,不少「精甩尾」的投資者差不多已將持有的股份沽清(蟹貨當然另當別論)。據估計,某些以散戶為主的證券行,基本上散戶的存貨已不多。因此,不少投資者查實是希望股市出現調整,好讓他們可在低位買貨。

留意滙控137.9元

筆者開始猜想,假若上述資料無誤(事先聲明,若資料有誤,筆者是不會負責的),散戶持貨的比例相對偏低,則豈非散戶早前沽售的股份,大都轉移至機構性投資者等大戶手中?既然貨源已落入強者手中,則後市又怎能大跌呢?最少都要再舞高二三千點,完成派貨後,大戶才肯收手。
筆者推測後市仍有機會再創新高,而大戶一向喜歡「慢火煎魚」,相信這高位應該不是在短期內出現。
故此,在本周一,當港股一度跌破17000點時,筆者在投資研討會中,便建議投資者不宜看得太淡,慎防突然出現挾淡倉,令市況掉頭回升。
近期恒指在日線圖中漸出現一個類似小雙頂的形態,由於恒指是由34隻成份股組成,假若恒指已形成一頂部形態,則其重磅成份股如滙控(005)或中移動(941)通常也會率先出現一個下跌形態。
綜觀大笨象滙控近日的走勢,附圖可見,它亦出現一個類似頂部的形態,頸線位大約處於137.9元水平,假若短期大笨象不跌破其頸線,則相信大市雙頂形態的下跌走勢便不能確認,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逐步形成一大型的橫行區。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