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招商銀行(3968)公開招股今日截止,孖展認購熱烈,據10家證券行提供的數據,金額接近400億元,相當於公開招股集資額逾42倍。由於許多投資者以分散式(透過親屬或朋友認購)及現金認購,證券界預期最後截止超額倍數將達150至200倍,凍結1420億至1890億元。
另外,第二日招股的巨濤(3303)及首日招股京客隆(8245)的孖展認購反應亦開始升溫,後者單是5家證券行的孖展申請額,竟已相當於公開招股集資額39倍。
光大證券董事蘇顯邦指出,巨濤及京客隆孖展息約5至5.25厘,較招行的5.25至5.5厘略低,主要是銀行的孖展拆息下調。時富及輝立收取兩新股的孖展息都只為5.1厘。
對於京客隆首日招股成績突出,市傳超額可過百倍,時富證券董事關百良及耀才證券總經理陳啓峰均解釋,主要與市場普遍預期該股首日掛牌可升三成有關,故短炒客戶傾向轉為借錢認購,不再加注抽招行。
至於第二日招股的巨濤,由於集資額僅1500萬元,昨日5間證券行的孖展額5.8億元,相當於公開集資額38.7倍。
港逾半公司業務在內地
港交所(388)執行總監霍廣文表示,隨着招行和內地工商銀行相繼於今年稍後時間上市,內地企業佔本港股市市值比例,可望由現時的44%增加多兩、三個百分點至貼近50%。
他昨日出席一午餐會上透露,至8月底本港上市企業數目為1149家,當中348家為內地企業,佔30%;另有250家非國內企業,但業務以內地市場為主,即是有一半上市公司的業務與內地有關。
他又指外國金融中心的股票市值,包括新加坡、美國、英國和日本,佔當地生產總值比例,依次為221%、136%、135%和133%;中港兩地的股票總市值為15萬億元人民幣,而生產總值為20萬億元,比率只為75%,可見發展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