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底價77%奪青龍頭地 新地毗鄰有地拉低成本<br>大地主搶細地

高底價77%奪青龍頭地 新地毗鄰有地拉低成本
大地主搶細地

正當市場認為昨日拍賣的荃灣青龍頭地皮屬中小發展商之爭,冷不防「大孖沙」新鴻基地產(016)竟然以長勝姿態力壓宏安集團(1222)及大好友信和置業(083),地皮樓面成交呎價更逼近6000元,市場嘩然。但故事背後原來是新地早已平價持有對面一幅住宅地皮,如合併計,將令整個項目平均樓面呎價降至近4850元。

【本報訊】新地發言人表示,因地皮有質素及有海景,所以出手競投該幅靚地。
昨日政府賣地雖然有不少大發展商如新地、信置、新世界發展(017)、長江實業(001)、九龍倉(004)及南豐集團等到場,但多數作壁上觀。拍賣官開價3000萬元,宏安集團率先承價後,初段進展緩慢。拍賣官更在第七口價3600萬元時,以未達政府底價,會收回地皮「兇」發展商、又將每口價由100萬減至50萬後,信和及新地才先後加入,跟宏安競爭,新地最後在41口價5300萬元擊退宏安奪地。

樓面呎價近6000元

南豐發展董事總經理蔡宏興表示,成交價高勾地價逾七成,證明地產市道暢旺,發展商有需求,是好現象,但地皮太細,難以成為指標。信置聯席董事兼公司秘書葉世光卻認為地皮造價「唔貴,相當合理」。
宏安地產營業及市務總經理黃耀雄指,因地價太高而放棄競投,但稱拍賣價仍算合理,估計落成後呎價約1萬元。他希望勾地表內可增加多些小型地皮。
地皮樓面呎價接近6000元,達該區高檔豪宅現時的平均樓價,市場「勁吹」物業售價每方呎最少要賣7500至8000元才可「歸本」,刺激該區樓價上升云云。不過,新地今次看似失去理性投地,原來是另有「如意算盤」。新地早年在該區購入農地,又在1987年以1800萬元購入今次拍賣地皮前方的小龍別墅地皮。其後政府要拓闊青山公路而向沿路業主收地,新地因有部份土地交回政府,在97年中乘機向政府就持有農地及別墅地皮共約26587方呎,完成2379萬元換地補價交易,可建樓面約10635方呎。

兩地僅一條馬路之隔

雖然兩幅土地相隔一條馬路,未必可合併發展,但以兩塊地的總樓面地價9479萬元,及可建總樓面19569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844元,業內人士估計,如連一些豁免計樓面的面積及「發水面積」,樓面呎價可低至4000元,因此就算將來以以現時樓價賣樓,新地也應有微利,不會虧本。

圖為11號牌新地代表舉牌出價。
成啓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