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惠州的早上,本應中午前起程,趕回來與朋友爬山;然而沒有好好吃過一頓東江客家菜,有負來過惠州,決定吃完道地午餐才回去。
司機沿惠州西湖到達舊城區下埔南二街,送我們到一家店子寬大裝修一般,名為「客家情」的餐廳。
甚麼客家情、客家村、客家妹……等餐廳在廣州與深圳多不勝數。香港較著名當選「泉章居」;鹽焗雞、炸大腸、梅菜扣肉、東江豆腐……為例牌菜,處處相同,只想來到東江邊上吃一頓正宗。
事實客家人從中原往南遷經歷千百年,最後安頓江西南、閩西北、台灣島東北一帶(當然再南去到南洋、非洲、中南美洲的人數也以百萬計)。其中曾經停留江西好長一段時間,筆者祖先從河南、山東,到江西西南吉安(古之盧陵)營生百年以後,在尋找風水墓地偶然落戶新界西北;是以客家菜與江西菜擁有千絲萬縷關係,數年前在深圳吃過首頓江西菜,發現他們的黃酒、豬肉及雞的弄調與老家古方相近,從食物尋得從北至南遷移遺留DNA,讓我得着一類尋根的興奮。
東江菜以「肥、鹹、熟、香」為特色,醬料簡約,以生葱熟蒜及香菜調味。勞動及走難慣了的客家人吃食偏鹹偏肥,前者補充勞力消耗的體內礦物質,後者則保證飽。
客家菜事實是一種讓你吃得踏實,吃得飽的菜系;粗獷、惹味、豐盛、肥美、送飯,大件夾抵食。
在這家「客家情」,一行八人點了十個菜兩份主食,鹹雞鹽焗雞都免了,要了廚師重點推介清湯燉雞(果然肥美細滑無比)。梅菜甜爽可口扣肉嫌肥。豆腐的香滑一流(惜內容太多肥豬肉)……讓人神往為道地米酒,六元半斤,香口,甜美(後來打包三斤回家再享受)。最讓人讚美還是那道簡簡單薑粒黃酒荷包蛋,那麼簡單的煎雞蛋放到黃酒中加薑再煮,竟然蛋香酒香四溢,再不吃酒的人也忍不住吃上幾口;本來,男人老狗與這味孕婦去風最佳菜肴不掛鈎,然而好味好吃誰又關心男女不平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