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離任樂施會的莊陳有,希望有天能成為真正的毅行者。
撰文:李劍昌
攝影:黎樹雄
別以為失明人士一定靜如處子,我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通山走例子。
我家住大口環沙灣徑,我喜歡行山。每逢周末或周日,在薄扶林水塘至山頂或香港仔一帶,都有我和太太的足迹。我也愛在沙灣徑附近的海堤散步,在那裏散步十分舒服,是人生另一樂事。不過,我每天走的路應該未夠健康標準的8,000步,只是在辦公室和家中思考問題時,我都愛踱步,以刺激腦細胞,所以累積步數應不太少。
我負責樂施會的活動,反而令自己失去參加毅行者(由樂施會舉辦)的機會,當9月下旬離開樂施會後,屆時我可能成為真正的毅行者!我不是開玩笑,行山令我健康,連朋友都問:「你何解運動唔多,但係都幾fit?」其實6月我已「50大壽」,朋友為我搞了多個生日會慶祝,我認為腦部的運動也十分重要,"feelyoung,actyoung"亦可令人fit。
………………………………
樂施會的宗旨和價值觀與我不謀而合,就是「助人自助,解決問題」。我雖然失明,但從來不願當受害者,而是去做解決問題的人。今年是毅行者25周年,的確別具意義,我認為它是個人意志體能及團隊精神的挑戰,告訴人們享受活動之餘,同時做好訓練;強調分享,關心別人、社會與世界,發揮香港固有的打拼精神。它所籌得的款項用於香港、中國、亞洲及非洲等貧窮國家和地區,目標是消滅貧窮。
我認為毅行者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應該得到特區政府支持,首先政府不應向毅行者收取服務費;其次,是讓參加毅行者的公務員放假練習。此外,我作為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會長,也嫌政府對失明人士提供教育和就業機會均不足夠,所以我「仍須努力」,希望有一天可以打破隔膜,建立平等社會。
………………………………
我工作很忙,實在要感謝太太無微不至的照顧及精神支持,她對我是最重要不過,是「最佳拍檔」。她叮囑我要吃健康食品吃維他命丸;指導我學習氣功,都有助我keepfit,讓我做一個快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