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交通意外,令一家五口暫時要分隔中港兩地。阿冬父親上月9日在內地公幹時遇車禍頭部重創,現仍在內地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一個月來醫藥費如「滾雪球」般累積至12萬元,目前僅靠阿冬一人的微薄收入,根本無法支撐,阿冬慨歎:「一日未找清條數,醫院都唔畀我老竇走。」
目前仍處於昏迷狀態的阿冬父親陳潤培,現年55歲,一年多前申請內地妻子和三名分別23歲、19歲及18歲的子女來港團聚,一家五口過着克儉的生活。
長子阿冬憶述,父親早年在港從事香薰生意,但蝕掉老本後,近年改而進軍內地巿場希望「翻身」。
未料上月9日,阿冬父親由寶安縣光明街準備乘巴士返港,甫登車即被尾隨駛至的貨車猛撞巴士車尾,他登時失去重心飛出馬路,頭部及身體多處受創,被送到當地醫院治療。
手術後目光呆滯
出事後,阿冬任職清潔的母親及剛找到新工作的幼弟立即向公司請假一個月,到內地替父親打點及照應。上周四,阿冬到內地探望父親,經過兩次手術後,其父目前只能睜開眼。「我喺床邊同阿爸講叫佢唔好擔心,堅強啲。」但阿冬只見父親目光呆滯,沒大反應。
由於在港只有阿冬及讀中五的幼妹,父親出事後僅靠阿冬7,000餘元收入維持。「我阿爸住院一日要3,000幾蚊,一個月要成12萬開支,條數只會愈滾愈大,我哋加埋一個月都搵唔到十幾萬啦!」
不繳費停止治療
阿冬指,上月底累積的醫療費已達80,000萬元的「警戒線」,院方曾向其母表示,若不繳付部份費用,將停止治療。他惟有急忙籌措30,000多元,惟目前又將屆這條「警戒線」,「阿爸住院都一個月,要做嘅(治療)都做晒,我好想快啲追到賠償後,立即同佢找妥條數,運佢返香港醫。一嚟開支冇咁大,二嚟又可以方便探佢。」
追討賠償的責任現時由幼弟負責,而母親主力留守醫院照顧父親。故此,阿冬母親和弟弟一直在內地留宿,租住旅館及日常開支所費不菲,阿冬感到壓力沉重。
全家上下為了父親有一線生機,也不計較付出。阿冬希望父親蘇醒後,可以多些時間陪伴家人及大家加強溝通。「希望阿爸快啲醒番,一家人開開心心生活。」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阿冬一家經濟狀況,正安排撥款20,000元助他們支付部份醫療費。
捐款編號:C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