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香港,算啥金融中心?

國際視野:香港,算啥金融中心?

冠一承蒙《蘋果》錯愛,評論滙市的「滙翹出招」專欄,逢周三和周六在「金滙投資」版與讀者見面,喜歡炒滙之士,敬希留意。
筆者有時在想,香港自稱亞洲,甚至國際主要金融中心,除了班傳媒配合批財經演員,日日在公仔箱、電台或報章,手舞足蹈、侃侃而談,評論港股人娛自娛之外,其他國際金融事宜大多欠奉,間中或聽/睇到有人講吓黃金,可是卻點到即「止」,評油價亦多是拾人牙慧、深度不足,難道加埋天天「醉卧賭枱君莫笑」、曉得炒乜輪物輪、甚麼是引伸波幅的散戶,大家大合唱一番,便算是國際金融中心乎?

新加坡從後趕上

瞧瞧早年還望塵莫及的新加坡,近年在金融服務方面發展迅速,除外滙交易量超港趕日之外,無論在吸納私人資金、商品市場,以至推廣伊斯蘭金融業務等環節,都將香港比下去。
反觀港府一眾領導班子中,除只顧北望「主子」的賜予,或及早「未雨綢繆」,搞甚麼GST(銷售及服務稅),所謂識金融的亦僅局限極盡「箍壓」銀行業之能事,個個穩陣如神仙過鐵橋、行騎樓底戴鋼盔、「威吔」吊燈籠,只要不出事,烏紗可保,其餘管他的。人人短視如斯,中央要理不理,香港?哈!哈!哈!
冠一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並非瘋了,只是「愛之切、責之深」而已,不然何必得罪人?
講開商品,讀者可有留意前晚,不論是貴金屬、基本金屬、各類商品期貨(包括石油以至農產品)之價格,除了米外,全部報跌,部份如白銀(曾跌9%)、糖(跌4.6%)、鋅、鋁、銅(皆跌4%至6%不等)更跌個四腳朝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意味全球經濟不濟,抑或carrytrader散水?
唉!都話咗班大帝放完假後,返埋位便有大動作啦,你估區區信口開河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