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醒各國要居安思危,指全球金融市場雖然尚算穩健,但經濟放緩的風險已加劇,並可能要面對美元大跌、美國樓市降溫及油價上漲等危機。若不幸言中,環球金融市場恐怕會再遭重創,爆發一次較今年5月更嚴重的調整。
【本報綜合報道】國基會在半年一度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說,倘油價和通脹壓力繼續上升,而美國經濟又加快降溫,金融市場勢作出強烈反應。
恐滯脹道指年中曾急挫
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於5月10日攀上11642.65的今年高峯,之後輾轉回落,到6月13日才摸底,低見10706.14,短短個多月跌去936.51(8.04%),很大程度是基於市場擔心美國出現滯脹。
美股昨天早段靠穩,因高盛上季盈利縱使倒退1.85%至15.9億美元,仍然好過預期。美國駐叙利亞大使館遇襲,加上美國貿赤破紀錄,對市場影響不大。
道指早段一度升68.91(0.60%),見11465.7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曾漲20.41(0.94%),至2193.66。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道指升60.67,報11457.51;納指升18.28,報2191.53。
國基會貨幣及資本市場部主管卡魯阿納說,由於市場尚未充分反映上述風險,若有關風險成形,金融市場勢發生一場更大的風暴,並將殃及環球經濟。隨着對沖基金市場急速發展,金融市場漸趨複雜和不明朗。近期金融市場動盪,正好及時提醒一些國家要鞏固其經濟政策。
此外,國基會警告,一旦美滙「失控地」下跌,將是環球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所以經濟決策者應提高警惕。
國基會總幹事拉托稱,基於美國樓市降溫速度快過預期,美國經濟或會急劇放緩,此外,石油供應若突然或出乎意料地嚴重受阻,會進一步推高油價,這些因素對環球經濟亦構成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