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再跌,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有點高估了恒指重組效應,亦低估了長和系的弱勢。以股票氣勢而言,尚未至於需要特別擔心,筆者仍是固執地看好,但經此一役後,期指肯定不是最佳攻擊工具,應該以個別股份出擊,滙控(005)是前列之選,另外,商品價格大跌之後,工業股亦應該會有起色。
最大擔憂,仍然是市場轉向認為經濟會放緩,商品價格勁跌,反映這個可能性正在提升,不可不防。雖然商品價格下跌,尤其是石油,用另一個角度看,可以紓緩通脹以至經濟逆轉的機會,但以股市表現計,很明顯是經濟放緩憂慮推動商品下跌。因果關係是很難纏,但當然是以市場反應為準,在這個世界,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只是投資者。
有心理準備情況會變壞,卻不代表要被市場牽着走,商品價格應該只是牛市之中的調整,股市則是在大型上落市的下方,到真正有需要拋白毛巾投降的時候,才改變也不遲。
初哥炒商品以小博小
金屬價格暴跌,昨天在亞洲時段金價一度急跌近20美元,可見市場風高浪急。對一般投資新手而言,股市是最適宜大展拳腳的地方,商品是大牛市,但價值不易衡量,不似股票有盈利可以依歸,又有股息可以防守。仍然有基本分析,可是在供求關係之中,有大部份供求是源自炒家,升市時蜂擁入市,跌市時急急捨棄,章法太亂,不易捉摸。無招是勝有招,但投資新手容易執着,不會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商品市場不是初哥入市的好地方。
假如認定商品是大牛市,唯一策略是以小博小,慷慨就義。例如認為石油長遠是供不應求,紐約11月期油在67美元一桶一定要買,便小注入市,以最多輸7美元一桶的心態,去博回升至75美元。不要以為是天方夜譚的說法,筆者有好幾位初哥朋友,用這個低能方法在上一個浪大贏特贏,遠勝筆者這種專業人士。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