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淑儀喺亞視做嘅訪問節目《葉劉博客》,收視率慘敗,只得三點以下,活力先生話葉劉冇電視主持風格,硬繃繃,收視率敗也固宜。一位消息人士就話,亞視慣性收視率素來好低,《葉劉博客》之前嘅電視劇收視率都係只有三點五左右啫,根本完全冇法子貼近無綫,弱勢台全無還手之力。
與無綫硬碰硬就死梗啦,搞另類節目,與無綫走不同路線就或者有一條生路。譬如無綫講容祖兒,亞視就講宋祖英,開發高檔市場,得唔得呢?消息人士話亞視唔敢噃,因為如果無綫行北線亞視行南線,無綫走向東,亞視走向西嘅話,即使有另類觀眾,收視率冇法子反映出嚟,變成白做。
原來量度收視率嘅方法,可說三十年來不變,極之陳舊,就係倚靠六百部盒機,裝在電視頂,觀眾一轉台,盒機就會記錄,純以呢六百個家庭而言,收視準確性係百分之百,但呢六百個家庭嘅分配,是否可以代表香港二百萬以上嘅家庭橫切面(crosssection),有得拗。左丁山好耐好耐以前被隨機抽樣抽中為六百個家庭之一,立即一口拒絕,自己所有識得嘅朋友之中,冇一個嘅家中電視機裝咗收視監察機。換句話講,左丁山懷疑目前嘅收視率調查嚴重向公屋居民品味傾斜,如果亞視走精緻文化路線,在現行收視率調查方法之下,亞視輸得重慘。
到咗○七年尾,本港電視走入數碼時代,無綫亞視各有六個頻道,呢兩個電視台如何填滿頻道二十四小時,相信幾花腦筋,到時我哋計埋無綫、亞視、有線、NOW,數數埋埋有近幾十至一百個台可以收睇,選擇就多嘞,但如果量度收視率嘅方法唔可以改進嘅話,大贏家仍然會係無綫翡翠台。
收視率與我哋觀眾無關,但關乎兩個免費台嘅商業生命,亞視輸到執笠嘅話,對香港冇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