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證實有五樽由西醫幸凌宇處方的藥水含有消毒火酒,火酒含量最高達43%。該署不排除檢控有關西醫涉嫌供應不適宜人服用的藥物,並呼籲醫生不應在診所內稀釋藥水,以免過程出錯。藥劑師則懷疑醫生或其職員企圖以一比一的糖水稀釋藥水時出錯。
衞生署發言人昨日表示,曾向幸凌宇求診的13名病人提交的14樽藥水中,化驗結果顯示,其中五樽含濃度1.1%至43%的消毒火酒。該醫生涉嫌供應不適宜人服用的藥物,違反《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最高可被判罰五萬元及入獄半年。
上述14樽藥水收鼻水及抗敏感成份「氯苯那敏」的濃度,約為每5毫升含1.3至8.8毫克,較一般劑量為高,可致口乾、暈眩、瞳孔放大及臉紅。該署上周從幸凌宇診所搜出未註冊的藥水,已把個案交警方備案,不排除提出檢控。
藥廠聲明否認出錯
香港藥學會會長鄺耀深強調:「有43%火酒會好揦喉,差唔多好似烈酒咁。」他懷疑有關醫生可能誤把火酒當作水或糖水,以一比一比例稀釋藥水,「可能係用一份糖水溝一份藥水,至有43%(火酒)咁高」,他批評「溝藥」過程未必在醫生監督下進行,有出錯風險。
此外,衞生署至今成功聯絡29名病人,其中7人在服藥後曾出現喉嚨不適、作悶或嘔吐,現時徵狀已退卻。衞生署就事件多次向琪寶製藥有限公司調查,因幸凌宇向署方表示問題藥水由該公司供應。但藥廠今日刊登聲明,強調署方未有在該公司發現任何問題或未經註冊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