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迪士尼魔術棒一揮,為香港許下重振經濟、40年內勁賺1,480億元的黃金夢。轉眼間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快一年,政府當年胡亂吹捧的迪士尼效應一一幻滅:樂園入場人數遜於預期、旅客增長速度放緩、零售業界未見其利先捱貴租。但有學者估計,樂園業績欠佳,仍最少穩袋2至3億元管理費及專利費,分賬方法肥了迪士尼,卻枉花港人224.5億元。 記者:雷子樂、蔡志郁
本月初,迪士尼樂園行政總裁安明智回顧樂園首年營運狀況時表示,開幕至今入場人數超過500萬人次,未達首年560萬人次的目標。不過,逾500萬之數包括去年開幕前綵排月的27萬人次,及本年暑假「狂谷」的折扣優惠、免費票、夏日通行證等。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估計,真金白銀買票進場的遊客,極其量只得300至400萬人次。
零售市道未見受惠
樂園入場人次失守,本報翻查政府當年推銷迪士尼樂園經濟效益的文件,發現不少估算都難以證實,或不能兌現(見表)。政府當年估計,樂園開幕首年可吸引340萬外地遊客。但旅遊發展局數字顯示,今年首7個月訪港旅客人數只比去年同期增133萬人,遠遜於當初的估算。
事實上,本港各行各業都未有受惠於迪士尼。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表示,今年整體零售市道只有單位數增長。部份遊客前往迪士尼樂園遊玩兼購物,影響街舖生意。「樂園開幕前夕,仲扯高晒啲舖租!」他期望迪士尼可加強宣傳香港吃喝玩樂的旅遊優勢,「唔好只係宣傳啲遊客入樂園玩」。
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莫華勳表示,樂園開幕前,公司曾營辦樂園職工巴士服務,開幕後卻沒增加投資,營辦往迪士尼線路:「迪士尼對經濟影響畀我哋預期中弱,感受唔到有乜好處」。
旅遊業促減價迎戰
香港入境旅行社協會主席吳光偉不諱言,迪士尼錯在過份高估本身價值,要求調低票價。「海洋公園票價185元,迪士尼平日都要295元,貴咁多,點解要揀佢?」吳續稱,迪士尼開幕一年來,內地旅行團數仍是每日約300團,沒有增長,每天不足100團遊覽迪士尼。「上年特別請多咗人應付迪士尼訂飛,𠵱家?惟有守住先啦」。
他指,迪士尼一直漠視與本港旅遊業界合作,給予本港與海外代理同樣的回佣,「迪士尼頭一年做唔到個氣勢,未來一年又有昂坪360競爭,可謂前景坎坷」。
不論賺蝕穩袋兩億
迪士尼救港神話破滅,但根據99年政府公布的協議,迪士尼不論賺蝕都可收取相當於樂園收入2%作「管理費」、各5-10%的酒店、食物飲品、商品、門票「專利費」,另有2-8%「可變動管理費」。莊太量推算,樂園各項收入約有10至15億元,估計今年可穩袋2至3億元專利收費。
中大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說:「既然入場人數未達標,香港政府好應該要求迪士尼減收管理費」。他擔心香港迪士尼重蹈巴黎樂園覆轍,因要支付高昂的專利費用而出現虧損。「咁畀錢法只會肥咗迪士尼,苦了香港政府。鬼叫政府咁蠢,簽咗份咁蝕底嘅合約咩」。他批評政府對樂園作出224.5億元投資「雷聲大、雨點小」,未能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
香港迪士尼樂園發言人對樂園入場人數、公司盈利等問題暫不作評論。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表示,迪士尼樂園是長遠的投資,不應只看一年的走勢,並強調過去一年,本港的家庭旅客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