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雙雄閃現80年代

阿國雙雄閃現80年代

82年的福克蘭群島戰爭和86年世界盃馬勒當拿的上帝之手,讓阿根廷和英國仇恨加劇。這也是甚少阿根廷兵前往英格蘭謀生的原因,而之前同時聘請兩名阿根廷國腳的例子則更少。
最成功的一對是80年至87年同效力熱刺的維拉及阿廸尼斯,但那是福克蘭群島戰役前的事;兩人當時因戰爭返回阿根廷錯過82/83球季,阿廸尼斯之後再效力至87年,維拉則不再效力,只踢了兩季。該對78年世界盃冠軍隊友,一同為熱刺取得81年足總盃冠軍,維拉於該決賽重賽的入球,更在01年被選為溫布萊的世紀金球。在維拉離開後,阿廸尼斯繼續為熱刺效力,並取得82年足總盃及84年歐協盃冠軍。

基斯普華朗失意車仔

直至03/04球季,倫敦另一球會車路士亦羅致基斯普和華朗兩員阿根廷國腳,然而兩人的發展十分不如意,並於翌季被借給AC米蘭和國際米蘭。其中華朗更從此一沉不起,失寵於國家隊。
基斯普失敗的主因在於語言不通。泰維斯在哥連泰斯曾因不懂葡萄牙語被取消隊長職務,馬斯真蘭奴也曾說過:「巴西記者連我的名字也叫錯。」兩人若想立足英國,應盡快學好英語。
華朗失敗的主因是未能適應英超節奏。雖然前鋒泰維斯速度不俗,但身材矮小,難與高大後衞抗衡。防守中場馬斯真蘭奴身高1米71,身材和速度都平平,恐怕會重蹈華朗覆轍。

阿廸尼斯(左)效力熱刺時,協助球會奪得84年歐協盃。Getty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