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解碼︰凱達格蘭大道滿江紅

政局解碼︰凱達格蘭大道滿江紅

九月九日下午,看着電視直播台灣「百萬人反貪腐運動」(原稱「百萬人倒扁運動」),台灣民眾穿着紅衣,如紅潮水般沿着凱達格蘭大道緩緩前進,誓將總統府附近弄得滿江紅!
看着畫面,思緒飄回十七年前炎夏北京長安大街百萬民眾上街的情景,學生、工人、學者、機構都一起上街了,主題沒變,也是「反貪污、反腐敗」,那是北京市民挺學生難得一致的團結,這次是台灣民眾無分藍綠都來的反貪反腐,紅色代表民眾的怒火,沿着大道向總統府焚燒!

「民可載舟民亦覆舟」

陳水扁上任的時候,用遊覽車拉大批民眾,在凱達格蘭大道參加總統就職典禮;如今,民眾則自動聚集到凱達格蘭大道,要求陳水扁下台。「民可載舟,民亦覆舟」,在民主年代,這是理所當然的政治實踐。
任何國家地區,民眾最反感的就是民不聊生「經濟衰退破壞」、執政者貪污腐敗,國民黨年代,台灣民眾痛恨國民黨的貪腐,民進黨可以上台,是因為陳水扁當初抬着反對黑金政治的旗號,人民願意給阿扁一個機會。民進黨上台沒有執政經驗,搞不起經濟、外交不對頭,支持台灣民主化的民眾依然給了他連任的機會,可惜阿扁的第一家庭成員選擇了貪贓枉法,公務機要費案陳水扁夫婦看來脫不了關係,民進黨到了這地步也要跟他劃清界線,民眾喊出清廉保台,前民進黨元老、如今無黨無派的施明德,更擔任了倒扁運動的總指揮。
台灣進入民主年代多年,民眾有權一人一票民選總統,這次總統家庭涉嫌犯貪,民眾聲大大出來批判,陳水扁民望插水至一成八,施明德昨天說要重建台灣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禮義廉恥,讓世界看到決心直至阿扁下台。無論如何,台灣已是民主社會,仍需尊重憲政、依法行事。

特首權力無制衡易舞弊

台灣這次事件顯示當初反黑金的民進黨也逃不過投財團所好,財團為了利益,總是千方百計將錢往當權者的荷包塞,製造了貪污舞弊的機會。香港人還沒有機會直選特首,但是目前特首的權力是獨大,除了中央政府可以透過任命的控制外,體制內的權力制衡依然不足夠,如果特首與財團勾結,貪污舞弊的風險依然存在。
香港要爭取普選行政長官原因在於減少官商勾結現象,當特首由香港市民直接選出,他做任何事情都需考慮香港整體社會,不像現在受制於八百人選舉團,不能不顧忌這八百人的界別「財團」利益考慮,當他由普選產生時,有明確的認受性,任內做起事情來反而理直氣壯。
除了行政長官、立法會普選時間表之外,其實香港要研究的是整個憲制,包括在有政治委任官員下、政府決策過程的制衡與透明度,可惜特區政府似乎完全無意面對這些問題。
曾蔭權政府只是遷就本身任期的利害做事,近期從政府放出的風聲,顯然施政報告只會宣布又將三司十一局分拆重組,一切也只按照特首的個人議程與尋找官員人選而定,情況與董建華年代無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