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最磨人,特別是在濃厚節日氣氛下,社會上一些老弱孤寡,更需得到外界的關懷。蘋果基金每年均舉辦送月餅行動,籌集善款購買月餅,送贈有需要家庭,「蘋果愛心月餅2006」現正展開,早前率先向弱勢家庭送上月餅,讓他們感受社會人士傳達的一絲暖意。
快將7歲的恩恩,五官標致得像個洋娃娃,說話舉止亦很可愛,誰想到歡顏背後,她要承受喪父之痛,至今仍未克服。
今年初,恩恩任燒焊雜工的父親,疑因感冒猝死,年僅41歲。恩恩的母親阿玲說:「丈夫過身咁耐,我哋兩母女其實都未完全接受到,有時個女都會話好掛住爸爸,最初幾個月,我一諗起個老公,就唔自覺咁喊出嚟!」
喪父女童最愛月餅
為免獨女情緒受波動,阿玲把傷痛強壓下去。阿玲說:「生活始終要繼續,但個女咁細,我怕會影響到佢成長,於是迫自己睇開啲,就算幾唔捨得,都要以個女為重,唔好喺佢面前咁傷心。」
心情稍稍平復,但還需面對現實生活的壓迫。剛升一年級的恩恩說:「早兩個禮拜,行街見到一啲用卡通同唱歌嚟教英文嘅卡通VCD,但媽咪就唔畀買,話太貴。但我真係好想學好啲英文,因為大個咗唔識英文,就會俾人當儍瓜!好多時想買啲玩具、零食,媽咪又唔肯,話嘥錢!」
聽到愛女無知的投訴,阿玲歉疚地說:「我哋靠綜援金生活,根本無多餘錢買呢啲嘢!我最擔心係恩恩啲功課,𠵱家都深到我唔識,第日仲點教到佢功課,但又冇能力畀錢恩恩補習喎!」
饞嘴的恩恩,看見記者送來的蘋果愛心月餅,不禁說:「我最鍾意食月餅,因為好甜好好味!」可是她隨即憶起亡父,稚嫩的聲線透着悲傷說:「舊年中秋,爸爸同我一齊用紅、黃同綠色嘅玻璃紙,整咗條魚嘅燈籠畀我玩,今年就無嘞!」
死別固不能彌補,但生離同樣叫孩子最痛。9歲的濠仔是內地人,近年便接連「失去」雙親,需要入境處行使酌情權始能留港,投靠年邁祖父母。
雙親坐監男童愁苦
可能歷經家庭驟變,濠仔份外寡言,眉宇間更常透着一股與其年齡不相配愁苦。他說:「媽媽喺大陸犯咗事要坐監,剩番我一個,爸爸就接咗我落嚟,但冇幾耐都坐埋監!」
濠仔的爺爺王伯說:「我哋本身都係靠約6,000蚊綜援金過日子,而濠仔仲未有單程證,未有資格申請綜援,所以要照顧埋佢就更困難!」
除了雙親不在身邊外,最叫濠仔難受的,便是沒有書讀的日子。濠仔說:「我好想快啲返學讀書,但𠵱家未攞到單程證,無學校收,只能夠去補習社讀住先,但補習社主要都係教英文,我唔係咁識外,其他科又教得少,而且平時又無同學陪我玩,離開補習社後,就困喺屋企,好悶!」
唯一令濠仔稍為動容的,還是即將來臨的中秋節。他接過蘋果愛心月餅後說:「我好鍾意食月餅,特別係個鹹蛋黃,好好味,以前阿爸同我喺大陸過節,邊食佢買番嚟嘅月餅,邊喺窗口睇住附近鄰居落街玩燈籠就最開心,好有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