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在迪士尼樂園項目投資了224.5億元,但只取得57%股權,每名納稅人平均付出了3,450元。
有學者認為,港府應盡快出售手持的迪士尼股份,撤出私人市場。由於港府出售迪士尼股權受一定條款限制,學者建議政府短期內以發債形式將股份套現,發展其他項目,讓公帑能有效運用。
將公帑用作其他投資
根據港府與美國迪士尼公司的協議,任何一方都可即時出售股本,但第三者加入時須得到雙方同意,再分三個階段按比例進行沽售。股本中首6億元,政府和迪士尼各可出售4億和2億元,協議內容複雜。
此外,政府批地予迪士尼樂園的40億元費用,是由迪士尼以附屬股份支持。附屬股份可逐步變成正式股份,但最少要待樂園啟用30年後,才可完全完成兌換。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建議港府將股權發債套現,將公帑用作其他投資。中大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政府應盡快淡出樂園的管理,並可加快批准樂園擴建,及主動洽談在香港多建一個主題公園,例如環球片場,以增加遊客訪港的吸引力,令迪士尼入場人數得以改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