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扁日日Blog:凱達格蘭大道由扁命名

倒扁日日Blog:凱達格蘭大道由扁命名

今日將成為倒扁運動舞台的凱達格蘭大道,可說是台灣群眾集會的聖地。兩年前的3月27日,50萬藍軍就在凱道一帶集結,要求因兩顆子彈勝出總統選舉的陳水扁驗票、驗傷,結果集會以阿扁下令清場落幕。有點諷刺的是,「凱達格蘭」這個富有台灣原住民色彩的名字,就是陳水扁當年出任台北市市長時改的。

取材台北原住民族名

「凱達格蘭」是最初在台北地區居住的原住民的族名,但在1996年以前,在中華民國總統府前的這條大道,不叫「凱達格蘭」,而是叫做「介壽路」,顧名思義是為紀念蔣介石壽辰而命名。96年3月21日,時任台北市市長的陳水扁把它改成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則命名為凱達格蘭廣場,以示對原住民歷史和文化的尊重。
在這條只有400公尺的十線行車大道,民國早年民眾經過總統府前,須低頭而過,也禁止電單車和腳踏車(單車)行走。不過,這些都已成歷史,今時今日,它已成為台灣的人民廣場。
記者 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