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五周年<br>走過911五年 他們改寫生命

911五周年
走過911五年 他們改寫生命

2001年9月11日,一個天色清朗的早上,阿蓋德恐怖分子騎劫四架民航機,兩架撞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一架撞向五角大樓,一架本來要撞向白宮,但在乘客「一起上」對付恐怖分子墜毀在賓夕凡尼亞州。
五年過去了,911襲擊掀起的恐怖襲擊無日無之,中東陷入亂局。在恐怖威脅、動盪不安的世界中,作為對前景信心指標的全球股市卻都上升了,杜瓊斯指數比911前上升了29%,這反映了人們沒有被阿蓋德的襲擊而嚇倒,反而變得更堅強和更樂觀地活下去。
親身經歷了911創傷的一個個美國人,走過911五年,有的成了英雄,準備以此作政治本錢競選總統;有的拿着跟總統在世貿廢墟的合照,到處籌款幫助消防員家屬;有的悔不當初,徹底改變生活,由以往營營役役𢱑銀,變成及時行樂,抽多點時間陪家人。這裏是我們都記得的911人物,走過911五年的故事。

紐約市長朱利亞尼
憑英雄光環 邁向白宮

2001年夏天,紐約市長朱利亞尼(RudolphGiuliani)只是隻跛腳鴨,任期只有幾個月就結束,鐵腕滅罪政策受質疑,報章頭條都是他的婚外情,這一切都在幾個小時內轉變。
從世貿中心被撞中一刻,他就鎮靜運籌帷幄,主持和協調救援工作,令這個震慄的城市安定下來,他對事件的震驚、哀愁、憤怒和重建的決心,又是那麼切合紐約人的情緒。「明日紐約仍會在這裏,我們要重建,要比過去更強盛」的豪情壯語激勵人心,《時代》周刊當年也選他為年度風雲人物。
911英雄的光環,令朱利亞尼在這五年向新的高峯邁進,他的顧問公司有眾多大公司光顧,演講收費高達10萬美元(78萬港元),跟第二任妻子離婚再娶新歡的手續也解決了。2008年選總統,是他的下一個挑戰。

大聲公消防員
堅毅象徵 籌款助同袍

911發生時,貝克威思(BobBeckwith)已從消防隊退休了七年,但他一聽見眾多舊同事的兒子在失蹤消防員名單中,毫不猶豫拿起舊頭盔,加入搜救工作。
三日後,總統喬治布殊到世貿災場為消防員打氣,剛好走到他身旁,搭着他膊頭,用「大聲公」講話。照片成為美國堅毅面對這場災難的象徵,這位老消防員竭盡一己之力救災的故事也被發掘出來。
現年74歲的貝克威思,回歸退休生活,但與總統合照帶來的名氣,令他不愁沒事做。遠至德國的電視台,都邀請他接受訪問,又不時要出席演講。他將驟來的名利用來助人,將酬金都捐給「紐約消防員燒傷中心基金」,協助嚴重燒傷者,過去五年估計捐了5萬美元(39萬港元)。他說自己做消防員時經常把傷者抬上救護車後就沒有音訊,「很想知道那些嚴重燒傷的孩子怎麼樣」。

升旗消防員
拒成名誘惑 敬業樂業

世貿中心倒下了,三名紐約消防員在廢墟中升起美國國旗,當中的肅穆和不屈精神,令人想起美軍在硫磺島插旗的二次大戰經典照。新澤西州伯根縣《紀事報》拍下的相片,獲提名普立茲獎、奪得多個全國性新聞攝影獎,2002年更用於籌款郵票之上。
相中三名消防員,分別是麥克威廉斯(DanielMcWilliams)、約翰遜(GeorgeJohnson)和艾森格賴因(WilliamEisengrein)。他們堅拒忽然成名的誘惑,只想專心做自己的專業,盡心盡力救火救人,這五年謝絕了無數訪問和公開露面要求。
三人現今仍在紐約消防處工作,40歲的麥克威廉斯是布魯克林區的消防副大隊長,41歲的約翰遜是皇后區的消防隊長,42歲的艾森格賴因是布魯克林區的消防員,入伍超過20年都一直敬業樂業。

小教堂
「這裏曾有數以百計生命徹底改變」

911襲擊後幾天,紐約聖保祿小教堂(St.Paul'sChapel)是大家的避難所,現在更成了911的紀念堂。
當年數千人在世貿廢墟拚命挖,義工就在對街這間逃過災難屹立不倒的小教堂外,弄熱狗和漢堡包給大家果腹。後來大家開始在裏面睡覺、吃飯、祈禱──看了一整天變形鋼筋和碎屍,這座小教堂真正是搜索隊的避難所。
前年退休的教區長馬修斯,對當年小教堂向搜索隊開放了八個月,記憶深刻,因為那是他事奉天主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其他都遠遠比不上這件事。在靈性上,這裏曾有數以百計生命徹底改變。」
911五年後的今日,仍有數以千計遊客,專誠來到這幢紐約最古老的建築物憑弔。

證券行總裁
後悔用人唯親 死50親戚

辦公室設於世貿中心北塔101-105樓的CantorFitzgerald證券行,是911死傷最慘重的公司,1,025個僱員死了658個,行政總裁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卻因為當時去了送兒子上幼稚園開學,逃過一劫。
但他失去了大批親友,因他一向認為只要質素好,用人唯親沒有不妥,結果公司50個親戚和幾十個摰友一下子離他而去,令他心灰意冷,想過索性關掉公司,但想到要幫助公司死難者家人,又咬緊牙關挺下去。
他為了保留公司資金掙扎求存,911之後四日就停止發放死難僱員的薪金,曾被死者家人大罵沒良心,但這記釜底抽薪最後令公司捱過困境,重新錄得盈利和擴展業務。他履行了對死難僱員家人的承諾,將公司這5年盈利的25%分給他們,總數達1.8億美元(14億港元),公司紐約總部現有1,200人。

抗劫機英雄遺孀
《一起上》救助兒童

911寡婦之中,比默太太(LisaBeamer)最為人注目,因為她的丈夫托特.比默(ToddBeamer),就是那個聯合航空93號客機上說「一起上」(Let'sroll),然後與其他乘客一起反抗劫機者的英雄。客機最後在賓夕凡尼亞州墜毀,沒有撞擊到恐怖分子終極目標——白宮。
比默太太當時有身孕五個月,忍着喪夫之痛在各大傳媒亮相,用冷靜優雅的態度和高超口才向世人證明,死難者家屬都要堅強活下去。她誕下女兒之後,就寫了《一起上:平凡人的不凡勇氣》這本書,又成立基金協助受911心理打擊兒童。
可是樹大招風,她出書和經常在傳媒亮相,遭人非議是藉這悲劇令自己得利,基金會將「一起上」這句話註冊專利,然後收費批給沃爾瑪(Wal-Mart)等大公司使用,又惹起批評,令她近年變得低調,甚少接受訪問。

911遺腹子
「氣球去到天堂大門,爸爸會收到」

加布里埃爾(GabrielJacobs)今年4歲多,有一頭黃棕色頭髮、一雙藍眼睛,似足爸爸。但他從未見過爸爸,因為他未出生,爸爸就死了,他是個911遺腹子。
小加布里埃爾快要上幼稚園,開始問一大堆問題:「爸爸是怎麼死的?」「是哪個壞人做的?」「叔叔清理塌了的大廈,有沒有把爸爸也掃走?」像「爸爸喜歡蛋黃醬嗎?」這樣的問題較易答。至於「爸爸現在看見我嗎?」那樣的問題他媽媽詹娜也想問。
詹娜說,他沒見過爸爸,只能靠別人告訴他和看照片,在自己的小腦袋中塑造爸爸的模樣;他沒有和爸爸的合照,兄姊有,他就嘟起小嘴,表明不高興;「他每次放氣球上天空,待氣球變成黑點,他就:『好了,氣球去到天堂大門了,爸爸應該會收到』。」

世貿灰塵人
工作狂「轉性」珍惜生命

世貿中心倒塌的瓦礫灰塵四處飄揚,一個西裝商人全身蒙了灰塵,就用手帕掩住口鼻,緊抓手上公事包前行。又是一個叫人難忘的情境,相中人的名字叫法恩(EdFine),是個投資顧問。
《財富》雜誌之後用了這張相做封面,編輯形容他「像所有商人一樣,受打擊卻沒有屈服」。法恩卻說他不是甚麼英雄,911當日他在世貿中心北塔開會,客機撞中上邊樓層後,就走了78層樓梯下樓,落到街上南塔就倒塌,當時只想逃命離開商業區。
他說,這經歷令自己明白生命短暫和脆弱,要好好珍惜,911前他是個工作狂,連放假都花半日打電話,另外半日埋首電腦工作,「現在我一日打一個電話做生意都嫌多」。過去5年與太太互相了解,比之前37年加起來都要多。當日那個公事包他還用了一段時間,只是太太認為太殘舊,堅持要換,他才收起來。

小學生
「我當時以為他要上廁所」

每個美國人都清楚記得飛機擊中世貿雙子塔的一刻,自己在哪裏。那一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在佛羅里達州埃瑪布克小學(EmmaE.BookerElementary),向一群小學生推廣閱讀運動,其間知道了恐怖襲擊的消息,樣子都嚇呆了。當年親眼看見喬治布殊那驚呆反應的小學生,包括泰勒、納塔莉、邁克爾,他們都大了5歲。
那年8歲的泰勒(TylerRadkey),當天和一群同學在讀故事書。他現在還清楚記得,班房來了總統,早上9時5左右,白宮幕僚長卡德向總統耳語。他當時不知道是甚麼事,只看見總統臉都漲紅了。他說:「我當時以為他要上廁所吧。」
泰勒現在13歲了,他那天跟總統握手,覺得喬治布殊手又大又有力。「那時我覺得他是個很好的總統。」他說:「我覺得他可以做得更好。他應該讓在伊拉克的士兵回來。」
那天有份見總統的女生納塔莉覺得:「他好像想哭。」今年15歲的邁克爾說:「我學了很多。知隨時都可以有事情發生」。

高官不忘布殊說
「我餓了,我想要個漢堡包」

政府高官也是人,911襲擊消息傳到耳邊,他們跟普通人的反應一樣,感到震驚、難以置信和憤怒,五年過後,他們同樣有抹不掉的記憶。
當時是總統高級顧問休斯(KarenHughes),至今都記得喬治布殊911那天的一句話。「特工跟總統說可能有危險,要將他送去安全地方,但總統堅持不走。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話:『老實說,我餓了,我想要個漢堡包。』」
當時的國務卿鮑威爾(ColinPowell),那天正在秘魯出席美洲國家組織峯會。接到襲擊消息,就一直忙於求取最新消息,告訴與會各國官員,組織各國發表聲明支持美國。至於家人,最初都拋諸腦後。直至忙完,坐飛機趕回華盛頓,他在機上才開始有真實感受,才想起家人。他說:「保安人員跟我說,已將我在紐約的兩個女兒送到安全地方,我才想到他們可能還會有事情發生。」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今日美國報》

退休消防員貝克威思自告奮勇到世貿廢墟幫助搜救,喬治布殊視察時搭他肩頭用大聲公講話,成了堅毅面對災難的經典場面。
美聯社

貝克威思現時到處向人募捐,救助那些被燒傷的人。
美聯社

在世貿遺址中升起國旗的消防員約翰遜(左)、麥克威廉斯(中)和艾森格賴因(右)五年來都不肯接受傳媒訪問,繼續救火救人工作,凸顯其敬業樂業精神。
美聯社

佛州埃瑪布克小學生泰勒(左二)跟幾名同學講述當日見到喬治布殊得悉遇襲消息。
美聯社

喬治布殊當日在佛州小學講故事時,幕僚長卡德走近通知他紐約遇襲,他臉色大變。
路透社

世貿中心倒塌了,剩下一片廢墟,救援人員在飛揚的灰塵中搜救生還者。
美聯社

紐約消防隊目達沃利奧,日前到世貿遺址的臨時訪客中心,望着在世貿中心死難者的照片進行哀悼。
路透社

2001年9月11日,阿蓋德恐怖分子騎劫客機撞擊紐約世貿中心。
美聯社

客機撞擊後,世貿中心倒塌。
路透社

遇襲後,世貿中心發生大火,有人寧願跳樓,也不願被烈燄燒成灰燼。
美聯社

在世貿上班的人,用布掩着口鼻,從逃生樓梯倉皇逃命。
路透社

救援人員奮勇走進世貿災場救人。
路透社

這名女子頭破血流,旁人撫慰,見人性光輝。
美聯社

恐怖分子把客機當導彈,把世貿雙子塔中心「炸」成廢墟。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