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資股升勢快將放緩

投資名言:中資股升勢快將放緩

自8月初開始,中資股踏入業績公布期。由於各大型企業的盈利普遍出現強勁增長,加上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通脹壓力漸降,且經濟並未因聯儲局過去兩年連續17次的加息行動而出現衰退,刺激各環球股市於過去3個月普遍造好。

反映中資股表現的H股指數,在盈利向好及環球投資氣氛改善下一度重上7000點水平,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年初至今的表現僅次於俄羅斯股市。雖然中資股業績普遍令人滿意,但是過去數周的升勢主要是集中於個別大型電訊及保險股,以現時價格而言,預料大市於未來一至兩個月的升幅將逐步收窄。

熱錢來港炒新股

招商銀行(3968)即將上市,國內五大銀行之一的工商銀行很可能於第4季來港招股,我們預期未來3個月的上市集資潮將涉及高達1550億港元,如以8月份每日香港股市平均成交額245億元計,相信新股集資潮將對現時的中資股及港股構成壓力。
自4月份開始,香港銀行已有兩次並無跟隨美國加息,加上港元銀行同業拆息與倫敦銀行同業的美元拆息息差於7月開始明顯擴闊,以上兩者均反映資金持續流入香港銀行體系。
雖然有熱錢流入本港,但是香港股市的成交金額並無因此而明顯上升,8月份港股的每日平均成交額只有245億,較5月份的355億為低,因此這些熱錢很可能是為了參與新股集資而預先流入。
根據去年10月及今年5月底的經驗,當時的大型新股上市集資活動亦是其中一個令港股市場受壓的原因之一。就以反映中資股表現的MSCI中國指數為例,金融類股佔該指數達29%,預料在招商銀行及工商銀行先後上市集資的情況下,現時中資金融類股存在資金換馬的壓力。
此外,中央政府正銳意減慢內地銀行的貸款增長速度,相信2006年下半年,內地銀行的貸款增長可能會放慢。以現時中資銀行的2006年2.5倍的預期市賬率(PricetoBookRatio)計,較環球其他同業的2倍為高,估計有關市場對國內銀行股的高增長潛力已反映於現時的股價之中,這亦是令我們相信,未來一至兩個月內中資股升幅有限的原因之一。

長線睇好短線沽

自2004年4月開始實施宏觀調控以來,中國政府曾經3度調升貸款利率及利用其他措施,例如調升銀行儲蓄金比率等方法,來降低銀行貸款的增長速度,從而抑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由於有關政策的實際作用不大,因此中央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推出新的調控措施,但預料會保持其循序漸進的作風。中央政府亦可能會從滙價制度着手,我們估計中央可能會將現時人民幣每日的可波動區間,由上下0.3%上調至1%,若上述新的宏調措施推出,勢為大市提供另一獲利回吐的藉口。
雖然中資股於短期內存在調整壓力,但中長線而言,美息見頂及美國經濟「軟着陸」等有利因素,料可支持環球股市未來6至12個月的表現。此外,中國經濟增長勢頭仍然強勁,我們因此對中資股於未來12個月的展望仍然樂觀,惟現價水平再大幅上揚的空間已經不大,因此早前增持了中國股票基金的投資者,可考慮於高位減持,並轉投其他成熟市場。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