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人住外國每天倫敦上班

英人住外國每天倫敦上班

英國樓價近年飆升,升到並非升斗市民可以負擔得起,除了衍生公司介紹互不相識的首次置業人士夾份供樓外,還掀起一股移居外國、每天長途跋涉從鄰國返回倫敦工作的新一代英國人。住在外國,卻要回英國上班,上下班時間可能要好幾小時,時間加交通費的交易成本相當高,但移居到外國的英國人都說值得。

樓價貴交通塞嚇怕國民

英國物業顧問指出,歐洲其他國家的樓價比英國低,加上廉價航空公司湧現,歐洲火車網絡完善,通訊網絡愈來愈好,往返兩國的成本大減。英國火車和公路網差,上班一族受夠塞車之苦,覺得搬到外國住還化算。當地一項調查顯示,4/5英國人考慮離開英國,追求更佳的生活,也不想再終日飽受塞車折磨。
移居外國,除了樓價平,投資回報也相當高。法國地產公司VEF指出,在過去兩年,想在法國北部置業人士大增,因該處離倫敦最近,樓價平,正因為有水位,投資回報理想,三年來樓價已升了14%。英國一家地產公司指,除了法國北部樓宇外,另一個有升值潛力的地方是東歐,因為東歐鐵路網已獲改善,包機開始來往英國。
搬到愛沙尼亞(Estonia)或非洲摩洛哥(Morocco)居住,每天搭飛機回倫敦的時間和距離驚人,但勝在英國有彈性上班制度,即使住到這麼遠,仍有人搬到外國住。
48歲的珀金斯(JeffPerkins)是倫敦交通警,本來在埃塞克斯郡(Essex)居住,和太太黛比(Debbie)多年來長途跋涉到倫敦工作,「覺得生活像老鼠比賽」,終於在17個月前決定賣掉房子,移居法國北部加來海峽(PasdeCalais),下班回家要6小時,所以在警局附近租了個單位,並選擇每更12小時,連續上班四天,每周有三天假期,現在陪太太的時間比以前還要多。
隨着歐盟東擴,再過10年,歐洲可能成為聯邦,屆時人的上班和居住流動性大增,估計2020年底前會有150萬英國人在外國工作。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