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遭逢喪子及喪夫之痛的阿霞,多年來均沒能力為亡兒和亡夫購買骨灰位,只好將骨灰供奉在家,徒添愁緒。早前,她在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下,終為兩人覓得合適骨灰位,放下心頭大石。
「𠵱家佢兩個一齊放喺將軍澳墳場,因為係舊位,所以我搵咗法師做場簡單儀式,等個心安樂啲,嗰度環境幾好,唔使將骨灰放喺屋企,心理壓力都冇咁大。」惟阿霞坦言,往昔兒子的骨灰放在家中,她總覺兒子就在自己身邊,有時她回鄉散心,亦會把兒子的骨灰放在背包同行,如今是有點不習慣。「惟有第日多啲去拜祭佢同埋先生啦。」
再培訓望脫綜援網
44歲的阿霞,原與丈夫和一對子女同住,家人關係融洽,惟九年前,當時只得21歲的長子阿鋒因為感冒菌入心,猝然而逝,對她造成極大打擊,終日鬱鬱寡歡。
去年初,阿霞的56歲丈夫亦因肺癌病逝,只剩她與22歲幼女相依為命。由於阿霞依靠綜援金維生,無法為亡兒及亡夫購買骨灰位,只好一併放在家中。蘋果基金早前獲悉阿霞的苦況後,撥款協助。近日另將善長捐款合共6,800元交給她簽收。
阿霞稱,她會十分珍惜善長今次這番心意,並會好好利用這筆捐款。惟她有感社會上有比她更需要幫助的人,故託記者轉告善長,婉拒日後的捐款。
阿霞的女兒於本學年升讀大學研究院,她則在社會福利署安排下接受再培訓,望有朝可重返社會工作,脫離綜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