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 擇 - 蔡瀾

選 擇 - 蔡瀾

因為這一欄文字在吉隆坡的報紙也轉載,我帶團去的時候,當地會有報導,對於我選擇的館子讀者知道了,一定多加批評。
像肉骨茶,我最後決定去Imbi路的「新峰」。
「你瘋了嗎?那是遊客必到的呀!」友人聽了大叫:「你怎麼到那種地方去?PetalingJaya也有很多家比它更好!」
「香港的鏞記、陸羽茶室和鹿鳴春,也有很多遊客光顧,食物並不一定是失水準的。」我說。
其實比起PetalingJaya那一區,要吃正宗的肉骨茶的話,還是要到發祥地巴生天橋底下那家最古老的「德地」。
這家人用的碗又平又小,肉塊不多,湯更少。如果你要加湯,一定給老板罵走:「那麼多的肉就熬那麼多的湯,哪有額外的可以加給你?」
進食的環境是相當地惡劣,有個食客做冷氣機生意,說要送一架給老板裝上,又被罵:「要那麼舒服幹什麼?有了冷氣,一碗東西吃得老半天,還做什麼生意?」

四十個人很難一下子擠進去,而且,巴生離開市中心約一個多小時,來回的時候,並不是遊客們值得花的。
至於PetalingJaya,路途雖不是很遠,但一塞起車來,不可預算。為了一頓中飯或晚宴,是可以去的,早餐的話,不必勞師動眾。
酒店隔近的「新峰」很差嗎?絕對不是,我再去試菜的時候,周圍坐的也都是本地客,地方寬闊,面對着空地,也頗有新加坡黃亞細的氣氛。
我一共點了以下的幾樣給大家吃:排骨,分兩種湯,胡椒清湯和醬油濃湯,可以享受福建式和潮州式的兩大類。腸中腸,把小腸塞進中腸中。豬腰和豬膶,蔬菜,當然也有油條和白飯可選,食物不夠可任加。
大老板盧國清已認識多年,有什麼無理的要求也可提出,不會被他罵走。吉隆坡讀者不同意我的選擇,但香港的團友是不會抱怨的。﹝吉隆坡之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