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子樂、趙燕婷報道】太平盛世的鬧市中,乍現滿目瘡痍的難民營,而單薄不堪的帆布、口感粗糙的營養餅,就是全球3,300萬難民的生命所依。無國界醫生將舉辦「城中.營內」難民營實況展,讓港人走進帳篷內,親身感受遠方難民的苦況。
可試吃營養餅乾
本月27日至10月4日,九龍公園露天廣場將成為全球難民帳篷「集中營」。Tukul外形與小茅屋相似,塑膠物料上鋪設木板、茅草,是蘇丹等地難民和國內流徙者的棲身之所。過去大半年,志願人員黃穎君護士就在這不足百呎、沒水沒電的Tukul懸壺濟世。一條Tukul村一公廁,「係一個好好嘅經驗,可以感受到佢哋嘅生活」。
無國界醫生項目部經理利秀慧稱,展覽將展出難民營常用組件,包括營舍、流動廁所、醫療設備,以及自製玩具等。參觀者走入營內,可一嚐救活無數病童的營民餐。餐單每盒成本約16.3港元的BP5高熱量餅乾,相等於2,290個卡路里。BP5微甜但口感粗糙,注入開水攪拌會變成糊仔,「希望大家睇完個展覽,可以對難民嘅苦況感同身受」。
現時來港尋求庇護人數,由03年平均每月30人,勁升至每月160人。來自非洲的富家女Ann(假名),因父母被殺而流亡香港;不能在港工作、沒有資助,她遷入板間房後從未開燈,連衞生用品也要向朋友相借。另一尋求庇護者Sam(假名)每月才獲分配一塊肥皂,「沒錢,我一年來也沒剪髮。」這群年輕的準難民,明日與教育統籌局會面,爭取在港等候甄別期間繼續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