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周奕成屬於民進黨的「青壯代」,曾協助陳水扁打贏選戰,又當過阿扁的文膽,見證了民進黨從在野到執政、由理想到腐敗,他承認民進黨淪落了,變得只問勝敗,不辨是非,但他失望之餘,卻對台灣的民主未感悲觀:「畢竟我們民主的歷史那麼短,威權的歷史那麼長。」
出身台灣「學運世代」的周奕成,在1991年加入民進黨,2000年擔任青年部主任時,助陳水扁取得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持,登上總統寶座。後來,他加入總統府「童子軍」,出任總統府諮議,為總統寫演詞。現在,他已沒有任何黨職或公職,對於民進黨內最近對前主席施明德的攻訐,他特別感到痛心。
「他(施明德)是台灣民主運動傑出的領導人,這些人跟歷史是台灣的資產,也是全人類的資產。」他說,施明德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對這樣一個人,民進黨卻為了保護阿扁,不惜去打擊傷害,這等於去破壞台灣人民的歷史資產。
制度改革比扁下台重要
周奕成形容,民進黨過去被認為過於激進,但至少有理想,現在卻在腐化。不過,民進黨的年輕一代儘管對阿扁反感,但大部份人,包括他自己,對於阿扁應否現在下台持中立態度。他預計,單靠群眾運動不會迫使阿扁下台。若司法調查證明陳水扁涉案或說謊,阿扁才會下台;同時,民進黨未有擬定阿扁萬一下台的「PlanB(第二計劃)」,只有當達成各方接受的政治安排時,民進黨才會放棄陳水扁。
「阿扁下不下台對我們這一代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因為有更大的未來要看,我們在意的是制度改革。」周奕成指出,過去六年的實驗證明失敗,他贊成施明德等主張的內閣制,以解決台灣的憲政問題,否則總統與其任命的行政院長權責不清,總統可向行政院長下達任何命令,卻不用負責,「行政院長接到電話說總統要他做甚麼,他也不能問為甚麼」。在總統權力不明確及不受限制下,以致出現可透過總統家人和親戚試圖影響政策而取得利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