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止小兒科:兒童三種情況需智能評估

點止小兒科:兒童三種情況需智能評估

很多時候,聽見家長說孩子的學校建議每一個學生做智能評估,這些評估動輒要上二、三千元。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有些家長可能覺得沒有必要,但又不知道應怎樣做。
但學校究竟為甚麼建議小孩進行智能評估呢?他們會告訴你是因為想知道你的孩子是否資優,但又是不是每一個孩子也有需要花費數千元來進行評估呢?
小朋友一般需要評估的原因是:
一)當孩子被評為聰明、天資聰敏,那麼便有需要接受智能評估。看看小孩的智商是否比同齡的小孩為高,是否應該入讀為資優小孩而設的課程。
二)當孩子在學校出現學習或個人問題,可能是資優,但又一直沒有察覺直至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並非罕見,一般學校並不切合資優兒童的需要,他們可能感到沉悶而透過影響課堂上的秩序來表達他們的不快;也可能因為他們的不安行為而需要接受「注意力缺乏過度活躍」的評估等表現。
三)當小孩在學校出現學習或個人問題,可能是小孩的智力較同齡的小孩為低。總括而言,小孩在以上這兩種情形下是應該接受智能評估。當然,如果家長希望測試孩子的智能,抑或認為孩子是資優但學校卻又不認同,家長有權先要求心理學家解釋清楚評估的工具、目的或需要,不論是家長、學校或心理學家也應該以小孩的利益作為大前提。
撰文:卓健身心全人發展中心註冊心理學家湯嘉萍
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