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研究組<br>未經機主同意安裝或違例

新聞資訊研究組
未經機主同意安裝或違例

科技愈發達,保障個人私隱愈困難。科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繆偉豪表示,相類似的間諜軟件,其實早於個人電腦上出現;由於現時最新款式的手機其運作與電腦差不多,同樣擁有作業系統,因此要設計並安裝這些監視短訊的間諜軟件並不太難。

要手機專家方可發覺

執業律師黃國桐表示,未經機主同意在其手機安裝這些間諜軟件,很可能已觸犯《電訊條例》。不過,若果取得有關資料的人士沒有將資料向外發放,受害人未必可循民事途徑控告安裝軟件的人侵犯其私隱。
繆偉豪指出,安裝了類似軟件後,理論上是「神不知鬼不覺」。「除非你係手機專家,仲要識得點樣用程式進入部手機裏面,睇吓個作業系統有咩常駐程式運作緊,否則無咩可能會察覺。」但他亦不排除安裝該軟件後,手機反應會較未裝前緩慢。
私家偵探張大偉表示,由於安裝間諜軟件始終有可能遭人察覺,若能花上過百萬元,其實現時已有先進儀器,能遙距監聽手機通話及收發的短訊,「呢啲機大約300萬港元,監察半徑有八公里,不過多數都係執法部門先至有可能訂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