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夫婦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楊氏夫婦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鄭樹森教授寄了一篇戴乃迭(GladysYang)寫的舊文給我,是她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學報寫的書評,介紹霍克斯(DavidHawkes)英譯《石頭記》的成就。戴乃迭開頭這麼說:《ThestoryoftheStone》isoneofthegreattranslationsofthiscentury,《石頭記》英譯是本世紀翻譯一盛事。結尾這麼說:Ourtranslation《ADreamofRedMansion》isbycomparisonIfearamerecrib,相對來講,我和楊憲益合譯的《紅樓夢》,恐怕只是幫助外國讀者了解這本小說的一本指引。
「識英雄重英雄」這類話原是濫調,用在戴乃迭身上卻貼切不過。如果她不是過來人,霍克斯向她訴苦的話就沒有意義。霍克斯對她說自己譯《石頭記》,到六十回時,發覺腦袋shriveling,腦袋肌肉收縮,文思乾癟,只好轉移注意力,開始學Welsh,威爾士土語。不是過來人,不會懂得為一詞之立費日躊躇是什麼滋味。難得的是,戴乃迭說,你不會在霍氏流水行雲的譯文中找到他為文字煎熬之苦的掙扎痕跡。

英國人寫作比較低調,不像美國佬那麼喜歡一落筆就Gee!Vee!Wow!的那麼大驚小怪呼叫連天。看來戴乃迭對《石頭記》的譯者佩服得緊,否則不會一再把譯文稱為brillianttranslation和superbachievement。惺惺相惜之情,溢於言表。
戴乃迭是楊憲益夫人,婚前是GladysTaylor,兩人是牛津大學同學,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結為夫婦檔,全心替北京外語出版社主持中國古典文學翻譯工作。《詩經》、《楚辭》、《史記》、《漢書》、《莊子》、漢賦、唐詩宋詞、《長生殿》、《儒林外史》和《紅樓夢》,這夫婦檔都包辦了。
據楊憲益在自傳《漏船載酒懷當年》所說,一九五一年他接到通知,請他參加錢鍾書主持的毛選英譯工作。他要一心一意繼續翻譯中國古典文學,沒有接受此「殊榮」。一九六八年楊氏夫婦因文革禍起,被指為「外國特務」,雙雙入獄,七二年獲釋。拒譯毛選與日後的牢獄之災有沒有連帶關係,自傳沒有說。出獄後家庭不幸接踵而來。先是兒子在倫敦引火自焚。Gladys後來又得了老人癡呆症,久病後終於在一九九九年底辭世。八九民運時,楊憲益公開表態支持學生。黨要他改過自新。他覺得自己所作所為,對得起天地良心,沒有什麼要悔過的。不肯聽話,只有退黨。楊憲益有兩句詩,傳誦一時:「千年古國貧愚弱,一代新邦假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