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上周三致函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謝爾比(RichardShelby)稱,中國政府以宏觀調控措施,努力將投資增長速度減慢,但可能引致經濟增長嚴重放緩,故不能完全排除中國經濟會出現「硬着陸」的可能性。不過,伯南克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的機會不大。
他解釋雖然中國銀行業負擔巨大貸款,而不良貸款所佔比重可能仍在上升,但中國政府擁有足夠資源,不會坐視銀行系統崩潰;而北京擁有龐大外滙儲備,故不大可能出現貨幣危機。
另外,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意大利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中國現時雖有9410億美元外滙儲備,但反對減持美元債券,因為會令美元下跌,最終對中國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他又強調中國外儲應多元化投資,而歐元債券是不俗之選,但否認要取悅歐洲市場。截至6月底,中國外滙儲備當中七成為美元資產。
成思危反對減持美債
其實,成思危今年4月在港出席演講時曾建議,中國應停購美國國債,並逐步減持美元債券,結果觸發美元兌主要貨幣大幅下跌。人行急忙「補鑊」,強調成思危僅代表個人意見,並非官方立場。然而,成思危昨日仍重申「中國應就外滙儲備投資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