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這一道門,是偏門,撈偏大發了,遊客來訪,不難發現「貴氣」瀰漫。
大樹,一般只有主幹,因為民政總署有龐大的「護樹隊」,動員這麼多人去鋸樹,把樹鋸死了,再培植奇花異卉,或者插上進口的大椰皇,花費,是很大的;無財不行。
三條大橋,徹夜輝煌;沒多久,大概還有海底隧道,有輕便鐵路;小地方,樣樣是大建設;無財不行。
皇朝區有一條街,路燈,密麻麻,幾十步內,密植了五六杆,每杆兩盞燈,本來也夠了,忽然燈泡纍纍,開車的,誤投光海,會短暫目盲;這般光芒萬丈,當然,無財不行。
大街小巷,本來遍佈藍色垃圾收集箱,居民有蓋不掩,鎮日惡臭熏人,一夜間,全城蓋起了千百座垃圾站,像一間間用料上乘的小石屋,這樣大手筆改善環境,也是無財不行。
財大,遍及蒼生,小店終於也能受惠,門前,已經鋪起了一片杏黃的「澳洲磚」。
我喜歡「葡國石」,但民署外判的承建商,鋪了「澳洲磚」。這磚,連工包料,據說,每小塊得花費五十澳門元;這麼一鋪,就耗上百萬;從此,貴磚,襯托店中美石,我在磚上賣石,真是相得益彰。訪客走近二馬路旁這片杏磚地,步進小店之前,請多在磚上流連,年輕的,不妨跳來跳去,因為每踏一塊磚,等於賺了五十塊錢,走一千步,那是淨賺五萬,好過去賭場出千。
可惜,磚一鋪好,這片地,又會變成昂貴的摩托車免費停車場;附近,有五毛錢一小時的有蓋停車場,但澳門人,認為不便宜,也不方便;摩托車泊在磚上,每次佔據三十塊貴磚,政府就等於補貼了一千五百元,也喪失「美化環境」的美意。希望交通部天天派員來抄牌,讓我們這個賣石、賣畫、賣茶的小小文化產業區,可以在澳門這股「貴氣」之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