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左傾的慾望 - 董橋

莎翁左傾的慾望 - 董橋

書桌上放着兩本新買的書,一本是《AvaGardner:"LoveIsNothing"》,LeeServer寫的;一本是《Books,BaguettesandBedbugs:TheLeftBankWorldofShakespeareandCo.》,JeremyMercer寫的。前一本在網上Amazon.com訂購;後一本在中環PageOne買。寫AvaGardner那本寄到拆開我翻了翻書衣內頁看到這樣一句話:海明威珍藏她身上一枚腎石留念,HowardHughes求她嫁給他她一拳打掉他的門牙。我翻索引挑出這兩則故事先讀了一百多頁。寫莎士比亞書店那本我倒是連夜讀完大半本了。那天是星期一。
星期天下午我到PageOne找這本加拿大記者寫左岸見聞的非小說,女店員查電腦說有,找遍幾個書架找不到:「請你留個電話號碼,一找出來我立刻通知你!」她說。那天晚上快十點鐘她來電話說找到了,是精裝本,約我星期一去拿。星期一中午在書店櫃台上我一眼愛上這本書的封面:染色漫畫線條勾勒巴黎左岸這家書店的門面,草綠色的正門配上黃底黑字的招牌,店裏店外繽紛的新書舊書透着潦倒的秀氣,連書名都用了手描的古老字體,書衣裏吟詠這家書店的兩節小詩也那樣典麗:

IfyouevercometoParis
Onacoldandrainynight
AndfindtheShakespearestore
Itcanbeawelcomesight

Becauseithasamotto
Somethingfriendlyandwise
Bekindtostrangers
Lestthey'reangelsindisguise

去年晚春巴黎回來我寫了〈巴黎左岸喬治的書店〉。星期一深宵翻讀Mercer這本書我彷彿又去了一趟莎士比亞書店。共產主義在深切治療病房躺了好多年了,九十多歲老共產黨喬治的書店是病房窗外一角破落的天井,幾塊破舊的床褥床墊散鋪在長滿青苔的石板上,幾個借宿的過客斜躺着看書聊天吃法國棍子麵包,偶然讓臭蟲床虱咬兩口誰都不吭聲。Mercer說心情好的時候喬治會跟他們一起喝青島啤酒唱幾段小曲:"Comrade,"他一手摟着Mercer說,"I'mgladyoucametomylittlebookstore."

書店再小還是書店,是網絡時代一座風雨長亭,凝望疲敝的人文古道,難捨劫後的萬卷斜陽。Amazon.com誠然十一歲了,四、五千萬人次先後上網搜書買書,一年營業額都六、七十億美元,網上轉手的舊書更多,這兩三年來光美國就做了六七億美元的生意。可是,美國報上前些日子說從來不上網買書的讀書人還是不少,BradSpurgeon在巴黎、蘇黎世和摩納哥看到幾家專賣英文書的書店都很興旺,散居歐洲的英語國家僑民都愛逛這些書店,朗誦會簽名會來的人也不少,很有一點SylviaBeach早年在巴黎開書局做出版凝聚旅歐文人的文化風貌。
巴黎幾家賣英文書的書店我都去過。十九世紀老字號Galignani華貴典雅,一些舊版書標價貴極了;TheVillageVoiceBookstore比較親和,那位端端莊莊的女士也許是店東OdileHellier,我想像她戴上老花眼鏡一定更好看;賣加拿大書的TheAbbeyBookshop有點凌亂也有點蒼茫,可惜我看不到一本想買的書。九十年代我第二次到蘇黎世那年TheBookshop還沒有開張;聽說他們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都舉行兒童讀物朗誦會,能去聽聽多好!書局老闆娘MonicaVischerRichter說去書店買書是觸覺的享受,摸一摸翻一翻買了帶回家最舒服:"Itisessentialtothehealthofourculture"。

說穿了我還是偏心喬治的莎士比亞書店:沒有給共產黨整過的人也許都愛在扶手軟椅上做一場淺紅色的普羅綺夢。Mercer書裏那些人我依稀都見過了:眼圈帶黑影的意大利少婦;橋下徘徊的愛達荷州喇叭手;絮叨的加拿大環保鬥士;捧着一叠自傳原稿求喬治給他出版的社會主義小信徒:「我父親十二歲那年,他父親送他一本《聖經》;」他的自傳這樣開筆,「我十二歲那年,我父親送我一本《共產黨宣言》」。那個嫵媚的少女走出那扇綠色正門披上披肩回頭淺淺一笑走進書店右邊那條巷子裏。我情願她是從北卡羅來納州漂泊到巴黎的憤世荊釵:她的眼神蕩着AvaGardner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