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問 - 彭浩翔

答客問 - 彭浩翔

我們須接受現實,知識和學問,以金字塔式存在,最高深、最前衞的知識,只有比較小撮人能夠理解和關心。少人明白不代表它沒有意義,改變世界的觀念往往是很少人明白的。你要金字塔中、下層拿錢出來,就必須說些他們能夠明白的話,你需要在獨到見解和大眾文化之間,找一個平衡點。加上投資越大,就牽涉各方面拉扯,要照顧每個市場,每個觀眾層。但同時間就意味了沒有照顧到任何觀眾層。
加上當人人有意見,就會出現追求「幕幕高潮幕幕金」。一個完整劇本,中間有三場讓觀眾感動和記得,就已很難得。可是當成本越大,製作人和投資者就說:「這個劇本不錯,第廿五場、三十八場和六十七場不俗,但其他的戲就沒這三場精采。能改得和這三場一樣精采嗎?」
可是他們不明白,廿五、三十八和六十七場並非獨立存在,廿五場的高潮,可能是由第一至廿四場鋪陳而成,這樣你硬是要把前面的鋪陳刪掉,改成另外一些所謂高潮迭起的場面。最後你會發現所謂「幕幕高潮幕幕金」,其實得到的結果是連帶廿五、三十八和六十七場,都變得好像不再成立。
電影成本不能太少,太少就無用武之地,可是大過了某一條線,就變成了得在自由度上作放棄,這是電影弔詭的地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