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矽谷北面的SanMateo市的YouTube只有逾50名員工,卻能夠每日處理5萬條新片的上載,5000萬段短片下載,認真巴閉。自從Sony以6500萬美元買下一個寂寂無聞的影像交流網Grouper,便有人分析如果市場佔有率微不足道的Grouper都值這個價錢,擁有市場佔有率43%的YouTube應該值10億美元。
經營模式值深入思考
講到尾,問題始終是可行的經營模式,現時YouTube的短片大多是消閒性質,可有可無,如果服務轉成收費形式,用戶一定會打退堂鼓。所以除了靠廣告外,相信很難有其他出路,現時YouTube以在細字幕及小插圖形式來把廣告插在影像間,但是這方法也源用於其他類似的網站,也不見得有多大突破。
YouTube銳意創新,宣傳推出品牌頻道(BrandChannel)形式的廣告,用戶註冊了有關頻道後,便可在電郵收到相關的最新行情,打響頭炮的是華納為ParisHilton宣傳新碟的頻道。令人擔心的是,當頻道的數目不斷增加後,對用戶來說,頻道發布的電郵亦會淪為垃圾電郵,故這廣告新方法能否殺出新血路還是未知之數。
矽谷SanMateo有另一家影像交流網站剛成立,營運模式與YouTube截然不同,目的在於儲存個人多媒體檔案。這個名為MyFabrik的網站,可算是個人資料儲存的終極版,以每月50美仙1GB的租金,供用戶放各類的多媒體檔案,相片、影像、Flash共冶一爐,全都可以上載,透過MyFabrik的介面功能,方便管理及與朋友分享。
雖然概念是不錯,但這個收費形式不禁令人想起當年的PhotoPrint.com,當年一眾影相發燒友付了錢成為註冊會員,上載了多不勝數的數碼相片,公司一句唔該便倒閉,不但沒有「回水」,會員還要繳費才能取回上載了的相片光碟。所以問題並不是租金多少,而是怎樣令消費者對他們有信心。
可購伺服器保存資料
還好MyFabrik夥拍硬碟公司Seagate,用戶可以購買容量500GB的伺服器放在家中,既可以利用到MyFabrik介面來管理保安及分享權限,又可以把資料留在自己的地方,萬無一失。
不過,這個伺服器現時的價錢略昂貴,相信暫時都很難普及,未來會否降價是一個關鍵,當然最重要的是MyFabrik的軟件功能不斷提升,才能滿足網民的要求。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