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總署批出奧賴恩號研發合約,大贏家自然是洛歇馬丁,大輸家是波音公司,標誌洛歇馬丁未來十年主導太空探索科技,波音必須重新定位,才能在這場太空競賽中進行反擊。
奧賴恩號是洛歇馬丁在載人太空船中首次擔起領導角色,業界追問太空總署作出這抉擇的原因,當局只說洛歇馬丁的設計是「類固醇之上的『阿波羅』」和「可以做得到」,反映太空總署寧選已知的可行技術,也不願發展新技術。
波音當年研發穿梭機,被譽為劃時代的技術設計,但隔熱瓦脫落卻成了其致命傷,加上近年波音研發的間諜衞星問題多多,又派人盜竊洛歇馬丁的火箭設計,令軍方和太空總署都對波音的印象大打折扣,決定放棄波音。
反觀洛歇馬丁研製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取得成果,即使她競投奧賴恩號時提交的方案類似已放棄的X-33太空飛機,但在太空總署反對下不斷修改到合署方的意思。
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