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尊嚴與夢想 - 高明輝

蘋果批:尊嚴與夢想 - 高明輝

最近,有關香港足球的新聞可真不少,為這一個在香港「沒有明天的行業」平添幾分生氣。
香港代表隊早前在亞洲盃外圍賽中,作客賽和烏茲別克二比二。對於國際排名五十四的烏隊來說,這個爆冷賽果自然不能接受,球隊教練湼波也因此而遭國內球會棉農解僱。雖然烏隊在亞洲隊中排名僅次於第五十二南韓,但以大賽成績來說,跟日本、南韓和伊朗比較,烏茲別克只屬二流球隊。觀乎賽後反應,不難知道他們印象中「HongKong」是一支「魚腩部隊」。
在一致看淡的情況下,香港隊仍能踢「爭氣波」迫和對手,實在值得尊敬。可是,他們回港後的遭遇卻令人搖頭歎息。事緣在一次練習中,康文署的場地職員要求封場,理由是曾經下大雨,教練黎新祥則希望繼續練習,並試踢三十分鐘。事後便收到投訴,黎新祥也被足總「強烈提醒」。陣中一名球員蔣世豪有感不受尊重而退出香港隊。事件揭發堂堂代表隊竟然連固定的練習場也沒有,可見推動足運只是白話,對香港球員的尊重,也只限於做秀。
正當球員陷入信心危機之際,偏偏這個時候傳出足總「落格」、贊助金與獎金開支數目不符的謠言,香港足球的前景更不樂觀。
不過,即使足球員未能獲得尊重,仍有不少人希望以足球為其事業。
早前,電視台播出一個關於和富大埔足球隊的特輯。它本來是一支地區業餘球隊,在開季前不久才籌措足夠資金以升上甲組,部份球員更是兼職的。即使是陣中的全職球員,月薪最高也只是八千多元。究竟是甚麼原因驅使他們不惜一切也要升上甲組?
其中一名兼職球員,從凌晨三時到下午三時,要駕駛貨車維生,到晚上才加入操練。兼職球員的收入只有二千多元,僅可賺回「車馬費」,但卻損失了休息和進修的時間。他表示不會後悔,因為「踢甲組是他的夢想」。

另一位球員則是大學畢業生,以他的資歷,在現在的市道,找一份文職工作,八千多元是一個起薪點,收入比踢足球穩定得多,至少不會經常「因工受傷」。然而,他選擇了足球,因為這也是他的夢想。
正如老一輩球員所說,球員三十多歲退休後最沒保障,因為既不年輕,且足球經驗對找工作也沒太大用處。可是兩位年輕人卻選了這條路,因為這是他們的夢想。
議員、工會近日對爭取「最低工資」的行動升級。若然真的立法,對香港足運的影響甚大。以工會近日對快餐店的態度,隨時會要求將「最低工資」伸延至兼職之上。踢足球由操練、講解戰術,到友賽以至正規比賽,無不費時,還未算上球員們自行「加操」的時間,兼職球員的平均時薪可能比麥當勞還少。假若真的被「最低工資」規管,除非會方願意大幅加薪,否則兼職球員很可能要退出球隊。更甚的,是像和富大埔般的半職業隊,可能因薪酬問題而無法升班。一旦失業,球員只好轉行另謀高就去也。大學生球員轉行,機會仍是多的;沒有沙紙的年輕球員,要是全心全意踢足球而沒有其他技能,失業後會不會由健康運動員「轉型」為旺角「蒲吧」人士,衍生其他社會問題,皆是未知之數。
支持「最低工資」的人士很喜歡以爭取「尊嚴」為口號;現實裏,有人為夢想而放棄部份金錢,他們的尊嚴,不見得比領取「最低工資」的人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