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內地人都喜歡吃淡水魚生、各類刺身等,但生吃淡水產品除可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外,還有機會引起肝吸蟲病。廣東的珠江、韓江流域的淡水魚普遍受肝吸蟲幼蟲感染,尤其是鯇魚、鯉魚和鯽魚。廣州市衞生局前日已發出通知要求食肆、食堂立即停止加工、供應淡水魚生、刺身等,並要求當局加強監測供應淡水產品的市場及食肆。
北京、廣州近期有市民吃福壽螺後感染管圓線蟲病,引起關注,但生吃淡水產品引起的肝吸蟲病比管圓線蟲病的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廣州市衞生局副局長熊遠大說:「管圓線蟲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內,引起腦膜炎。不過由於患者症狀來得比較明顯、比較急,大多數人只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
潛伏期長沒明顯症狀
肝吸蟲幼蟲是在肝膽管內寄生,到了一定時間它們就會產卵,不但會阻塞膽道,它們所分泌的有毒物質還會刺激膽管,從而造成肝臟和膽囊的損害,繼而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如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很多病人感染後幾乎沒有症狀,甚至十幾年都不知道自己體內有寄生蟲,到發現的時候很可能已發展為肝硬化、肝癌。對於有市民認為吃魚生時只要吃些大蒜、生薑,或喝些烈酒便可殺蟲,有醫生指這些並不能殺蟲,「只有專用的驅蟲藥和高溫才對肝吸蟲有效」。
另外,深圳市上周六發現的首宗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例,47歲女患者目前仍在北大深圳醫院接受治療,院方至今仍未能確定其感染源頭。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調查則顯示,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有高達四成的機會感染到廣州管圓線蟲病。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