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寫字樓樓上一層裝修,好大陣油漆味傳落嚟,左丁山聞到耳仔痛,唯有暫時出街逃避。世事真巧合,一出門就碰到宋博士。宋博士開印刷廠發財,雖然不是大富翁,卻也生活優游,在讀書人之中,並不多見。好多人以為宋博士係中國經濟史專家,大專講師,唔知道佢係印刷廠老闆。
宋博士話相請不如偶遇,立即從手抽之中拎出一本佢嘅最新著作:《幕僚論政.清朝名士包世臣的經世思想》(二○○六年七月商務印書館(香港)出版),送畀左丁山。死火,一睇書名,都唔知道包世臣係何許人也,完全不識其人其事,唯有猛講多謝,講番幾句禮貌客套話。
二十分鐘後,走返入寫字樓,打開本書一睇,知道呢本《包世臣》係宋博士繼二○○四年出版之《清朝亁嘉之後國勢衰頹的經濟原因》(與趙善軒合著)之後嘅力作。宋博士最唔鍾意大陸電視片集康熙與雍正,佢話呢兩位都唔係好皇帝,電視片過份為佢哋塗脂抹粉。宋博士做過左丁山之統計學導師(tutor),鑽研中國經濟史,從經濟角度研究中國為何自亁隆之後由盛轉衰以至淪落為外國欺凌對象。佢所講之包世臣(1775-1855)生於亁隆盛世,死於咸豐太平天國之亂,其一生見證中國由盛轉衰之整個過程。
包世臣時代,中國清代受四大社會民生經濟問題困擾,朝廷無法應付,卒令社會貪污腐敗。此四大問題就係:(一)漕政、(二)河政、(三)鹽政、(四)錢幣,包世臣雖有詩文傳世,但無法考到功名,做不成官僚,於是專心研究世事,對上述問題向地方官進書,最早提出以海運代替漕運──即係江南食糧唔用運河運送上京(所謂漕糧),而係食糧經上海出海北上天津,以商業航運代替「官吏押運」,在中國係破天荒之舉。大家如果睇過高陽小說《胡雪巖》,就知道海運與漕運兩幫人鬥爭之激烈。宋博士此書,非人人啱睇,但如果想知道清代敗壞之深層原因,此書可以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