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要以為刪掉了手機內的短訊及電子郵件,就不會被人發現你的秘密!有美國公司發現,在這個更換手機習以為常的年代,沒有經過完全「洗腦」的舊手機,只消用售價便宜的軟件就可完全還原,隨時洩露舊機主的私隱,也讓舊機主隨時成為犯罪集團目標。 記者:黃嘉寶
據統計數字,美國消費者平均18個月就會換手機,並賣掉舊手機;香港消費者追趕新機潮流,半年換一次手機的更大有人在。二手手機的賣家,通常重新整理手機,就可刪掉所有資料,但其實此舉並不安全,因為一些專門而且售價便宜的修復軟件可將資料取出還原。
恐遭犯罪集團利用
美國數碼公司TrustDigital早前在拍賣網站eBay購買了10款不同型號、備收發電子郵件功能的二手手機,軟件專家透過修復軟件,幾乎將手機內所有刪除了的資料還原,還原出來的資料更多達27,000頁,足8吋厚,由情侶間的情慾短訊,到大企業的敏感資料,全部一目了然。
其中從一部二手手機還原出來的短訊,就記錄了一名有婦之夫和情人的短訊往來。還原出來的二手手機資料,還涉及大企業的商業機密:有一間公司提交涉及幾百萬元的聯邦交通合約計劃書;有另一間公司以50,000美元洽商軟件版權的電子郵件;有矽谷一間小型科技公司總裁與AdobeSystemsInc懸而未決的合作計劃、又有與可能合作的日本商人傾談計劃書的電子郵件;更有銀行戶口及密碼等。
TrustDigital董事長馬利亞托(NickMagliato)指出,大部份手機雖然屬私人擁有,但貯存了大量敏感的商業資料。他表示只要知道運用修復軟件竅門,個人私隱和企業機密就很容易盜取,這使手機不只成為妻子搗破丈夫是否有情人外遇的姦情,更成為犯罪集團重要線索。但馬利亞托說,暫時仍沒有證據顯示犯罪集團有目的地購買二手手機犯案。
刪除資料程序繁複
資料通常被貯存於手機內的快閃記憶體,它不但便宜,而且耐用,但刪除資料的速度較慢。不過,其實多間手機生產商也有安全刪除資料的說明,但往往不易察覺。
以Palm.Inc推出的智能手機Treo為例,它在網頁解釋:「要同時按着三個鍵,又要按在手機背後的第四粒微型鍵。」公司也承認繁複的步驟需二人合作才能完成,但也是避免用戶不經意刪掉資料。美聯社測試了使用過的Treo,當重新整理時,資料全部消失;而跟隨公司說明後,所有資料已無法復原,美聯社強調,技術可保護記者貯存於手機內的資料。本港多間手機網絡商則指,客戶若憂慮私隱和機密資料外洩,除了刪除所有資料,更可將手機回復原廠設定,多一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