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緊張子女學業而送他們上補習班,催谷成績。日前有家長投訴,其10歲女兒在補習社補習,因郵遞失誤,致未收到功課,最終因未交齊功課而被罰在狹窄的留堂房內,站着補做功課逾一小時,令家人大感心痛。有註冊心理學家稱,上述補習社做法與體罰無異,更謂會令小朋友將學習與懲罰聯想在一起,令學習動機變差及間接影響抗逆能力(AQ)。
讀者黎太表示,經朋友介紹下,於本年7月開始,安排10歲的女兒阿兒往灣仔軒尼詩道的「言行」補習社,參加暑期英文補習班。每星期上一堂課,每次兩小時,每星期一份功課,學費470元。
她女兒於8月初需往新加坡參加為期兩星期的遊學團,但返港後只收到一份功課,尚欠一份。
她女兒事後第一次返學,已即時向老師提出少收一份功課,但老師未有理會,只着她通知辦公室職員,但職員知道後,只叫她往「留堂房」補做該份功課。阿兒向記者表示,留堂房內非常狹窄,並無椅子,學生需站着做功課,她最終花了一小時多才完成全部作業,令她感到難受。
恐影響學習情緒
黎太語帶不滿地表示,「郵遞錯誤錯不在我個女,而且佢第一日返學已即時通知校方,個小朋友可以做的都做足,點解仲要罰佢企喺度做作業成個鐘?而且我又要返工,根本就冇可能有時間過來補攞份功課,我哋都以為返學時再補做番,冇諗過要被罰咁大件事。我送個女嚟學嘢,點解唔搞清楚件事就要咁樣罰佢?小朋友冇做錯事但被罰,我擔心會影響佢嘅價值觀和學習情緒。」她稱,女兒回家當晚,不斷喊腳痛,且顯得情緒低落。
教育統籌局跟進
事後,她曾向校方投訴,但獲覆受罰學生可向導師要求提供椅子坐下。但她稱,留堂房內每次總有六至八個學生,根本沒足夠空間放下椅子。
教育統籌局跟進後表示,該局於本月中曾接獲黎太來電,對有關補習社職員處理其女兒欠做功課的手法表示不滿。教統局人員事後已聯絡校方,校方承認其處理方法有可改善之處,並答應會向黎太交代事件及作出改善。
檔案編號:08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