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已有一年多未拍過戲了,這次往寧波開工之前,居然有因為久離戰陣而產生的忐忑,拍了十多年戲,難得還有這份感覺,真好玩。
這年多期間只集中在創作階段,創作是較小圈子的工作,每天只是自己在想、在寫,又或是對着同樣的幾個人在聊,毋須交際應酬,人聲亦不鼎沸,但到了開工,一切便車水馬龍起來,尤其是大製作,現場動輒有超過一百個工作人員,無可避免地熱鬧得很,這次的崗位是編劇及監製,主要協助導演創作,輔助導演下決定,及為劇本寶貴的原念護航,做監製可以在現場站在較旁的位置觀察,攝影師為何這樣擺鏡頭,燈光師為何這樣打燈,導演為何選擇用這個角度去說故事、為何最後選擇了演員用這個方法演繹而捨卻了其他,拍攝現場有很多很多的決定在發生,每一個決定背後都有一個原因,甚至哲學,站得較邊便可用更客觀的眼睛去觀察。導演在拍攝期間是極主觀的,監製的客觀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導演忽略了的,這次出任這個崗位真幸運,邊專業地做,邊努力地學,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大製作在大陸開鏡拜神真熱鬧,乳豬也有兩隻,白切雞尾上還留着長長的羽毛,還有長達數十呎的兩串大炮仗,炮聲喧天,燒豬一刀切到尾,眾人眾志成城,大呼一句:「開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