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指易中暑 游泳頭暈須即停<br>公眾泳池水高溫34.7℃

醫生指易中暑 游泳頭暈須即停
公眾泳池水高溫34.7℃

【本報訊】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會到泳池或海灘游水消暑,但有報道指出,多個公眾泳池的池水在陽光照射下,水溫高達攝氏33度或以上。有醫生指,若池水溫度過高,不但不可以消暑,反而有機會中暑。有學者提醒市民游泳時,需留意自己是否有氣喘及心跳過急等中暑症狀。 記者:謝明明 林社炳

據有線電視新聞報道,多個公眾泳池例如深水埗及柴灣的池水溫度分別高達攝氏33度及34.7度,但深水埗公眾泳池於門外公布的池水溫度卻只有攝氏27度。

水溫近體溫難散熱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林國基表示,水溫偏高增加中暑機會,人類運動需靠環境溫差、流汗及風等散熱,「但水入面無風,流汗又唔會蒸發,若水溫較凍,身體便可靠溫差散熱,但水溫升到同體溫接近,身體便幾乎散唔到熱。」他說,中暑者輕則感到抽搐及疲倦,嚴重者會頭痛、頭暈、心跳加速,甚至虛脫休克等。
科技大學環保研究所經理劉啟漢稱,海水或池水溫度升高主因是太陽直接照射,所以若空氣懸浮粒子高,反而會阻擋陽光照射到水面。

奧運池水不逾28度

天文台科學主任李國麟指出,水的熱容量(HeatCapacity)較空氣大,因此水溫一般會較氣溫穩定,受天氣變化的影響較細,一旦氣溫驟降,水溫肯定較氣溫高。
其實不少外國研究指,攝氏25至29度是最合適泳池的水溫,國際游泳聯會(FINA)更規定,所有供奧運泳賽及世界游泳錦標賽使用的泳池,池水溫度需介乎攝氏25至28度。
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若沒有溫度差別,身體的熱能便不能順利散發,「好似一個人喺熱天嘅沙漠跑步,仲冚住張氈咁。」他提醒市民若感到太熱,並有氣喘及心跳過急等中暑症狀,便需立刻停止活動及讓身體散熱。

設製冷機有助降溫

環保管理工程師邱耀雄說,加設水塔或製冷機有助降低池水溫度,但後者耗電量高,「最原始嘅方法喺池水循環系統出口不斷放冰。」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回應稱,除冬天開放的暖水池會有水溫資料外,一般泳池並不一定提供水溫資料。
根據世衞指引,水溫介乎攝氏26至30度是舒適的環境。衞生署指,長期處於攝氏40度的水溫,令體溫偏高,才會有機會中暑,但以本港天氣而言,池水溫度不會過高。

《泳客回應》
維園泳客羅先生說,「天氣咁熱,去游水都係想涼快啲。啲水咁熱不如去焗桑拿。」

維園泳客陳小姐說,「從來冇諗過,游水嘅水溫太高,會有機會中暑。」李家皓攝

維園泳池入口處,列出當天池水溫度,供泳客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