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9月,黃油蟹去到水尾,大閘蟹又未當造,輪到藍蟹、泥蟹、阿拉斯加蟹、雪蟹同軟殼蟹當殃。無計喎,包括我在內嘅一眾蟹迷唔停得口,各位蟹大哥注定無路可逃嘞,放低兵器投降,自動自覺斬晒啲手手腳腳出嚟喇,呢餐我喫梗你哋呀!
記者:黃若茵 攝影:林栢鈞
重量級蟹腳配加拿大牛柳$248
傳統海鮮牛扒餐多數係龍蝦配牛柳,Albert嫌太過沉悶:「我改用阿拉斯加蟹蟹腳,大大隻感覺實在啲,牛柳夠腍身,兩者味道同口感都好夾。」
香味原隻烚凍蟹$90
泥蟹常見於澳洲昆士蘭同新南威爾斯兩州交界嘅紅樹林同河口,棲息於鹽度較低嘅泥濘沼澤地帶。Albert話:「凍食,主要食泥蟹香濃鮮味,我加沙律菜突顯肉味,點檸檬汁沙律醬,仲正。」
香茜牛油焗雪蟹腳$188
雪蟹產自太平洋一帶,新疆、韓國、俄羅斯都有,肉質雪白細嫩。Albert話:「雪蟹鮮得嚟味道比較淡,所以我加牛油同香茜煮焗,會香口啲。雪蟹多殼,淨食腳就無咁麻煩喇。」
珍寶蟹肉幼條麵$158
阿拉斯加蟹又稱帝皇蟹,日本人稱鱈場蟹,產地於太平洋北部寒冷海區,體形龐大可重達10磅。Albert話:「蟹肉大件唔在講,幼麵嘅Sauce我用咗白酒忌廉去煮,鮮蟹肉夠多,食落就啖啖都咁Rich。」
鮮味烚蟹餅$88
藍蟹原產美洲,西印度洋、新西蘭北部、地中海東部嘅泥地、沙地都搵到藍蟹足迹。Albert話:「藍蟹肉質夠結實,做出嚟嘅蟹餅唔會咁易散,我加蒜粒同薯茸一齊煎,點少少醬辣辣哋仲好味。」
睇埋裝修
Shack=美式海鮮餐廳
公關Hiram先解釋餐廳名「Stormies'CrabShack」:「『Shack』係啲食Casualdining嘅餐廳,美國東岸碼頭最多呢類餐廳,外形似一間間屋仔咁,主要食新鮮運到嘅海鮮。」餐廳從前叫「Stormies'Weather」,𠵱家改得店名多咗個「Crab」字,海鮮當然唔少得,「今個夏天餐廳重新定位,決定做多啲海鮮,主打美洲NewEngland海峽特色海鮮,主角係蟹,咁當然一般三文治、甜品、扒類我哋都會供應。」餐廳位於蘭桂坊,所以地下一層都整番個酒吧,一樓則以餐廳形式經營,食飯飲酒一站式搞掂晒,食飽蟹,同朋友飲番兩杯吹吓水好唔錯。
食蟹最緊要方便
大廚Albert話:「食物方面,我哋用美洲特色做法,即係簡單煮法同調味帶出海鮮味道,因為NewEngland海峽水質好,海鮮夠鮮,做法愈簡單愈能夠帶出原汁原味。」本身都係蟹迷嘅佢話:「我都好鍾意喫蟹㗎,不過有時都會嫌剝殼麻煩,所以我諗菜式嗰陣都會考慮埋呢個問題,希望客人食嘅時候方便啲。」完全講中我心聲,我就最怕剝殼㗎喇,每次都要人幫我剝埋殼先肯食蟹,今次見師傅做嘅菜式,差唔多全部都唔使自己落手落腳剝殼,就連一味原隻凍蟹,都好細心咁預先斬件,啱晒我呢種懶人啦。
蟹種類多各有食法
全球有超過5,000種蟹,歐洲同美洲沿海水域產量最多。蟹可以肉蟹同膏蟹分類;亦可以淡水或海水分類,前者代表就係大閘蟹,後者代表有又名帝皇蟹嘅阿拉斯加蟹,近年愈嚟愈多香港人鍾意食阿拉斯加蟹,因為貪佢夠大隻啖啖肉。
大西洋沿岸以藍蟹、石蟹及岩蟹最有名,西式食法多數係白烚後冰鎮,點啲Cocktailsauce、忌廉汁嚟食最滋味。蟹類喺完全成熟前會換幾次殼,泰國、越南人就鍾意食喺仲春到仲秋之間剛換殼嘅蟹,剛換殼嘅蟹就係呢幾年香港人經常食嘅軟殼蟹,呢啲新鮮小蟹,幾乎每個部位都可以食㗎。
搵食攻略
Stormies'CrabShack(28455533)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46號地下及1樓
營業時間:星期日至四11:30am-2:00am,星期五、六11:30am-3:00am
交通:中環地鐵站D2出口
座位:75個,有吧枱
人均消費:午市$130,晚市$250
有着數:以恒生卡簽賬最多可獲7折
最好賣:阿拉斯加蟹腳,日賣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