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案實錄:開學喇 健康鞋頭預留1cm 屈得就屈

Home案實錄:開學喇 健康鞋頭預留1cm 屈得就屈

老媽子常自豪慳家有道,舊時買返學鞋給我總是買大一兩個碼,黑皮鞋加對白飯魚搞掂。點知佢睇完醫生,才發現自己常常腰痠背痛,原來是因為對鞋,緊張起來,四圍打聽,才知道原來鞋對小童骨骼成長更重要,尤其有扁平足、O形腳、X形腳之類,唔會因為名牌就一定掂。老媽子終於知錯,為免一錯再錯,命我尋找專家,為下一代,好好認識如何買學童鞋。接旨!

記者﹕馮敏兒 攝影﹕陳盛臣
模特兒﹕Noddy、Cat

遺傳了我的扁平足的一對仔女,早已買了多對所謂矯形健康鞋,滿以為安枕無憂,但當我遇上足科矯形師吳燕玲後,才發現自己原來連買鞋都未識買,更遑論甚麼叫矯形鞋!

資深足科矯形師
吳燕玲

過你幾招師奶變專家
使橫手 又屈又㩒

1.鞋頭好易屈:輕輕屈曲鞋頭,如果曲位配合前掌,亦柔軟易屈,那對鞋就會穿得舒服。

2.搖來搖去企唔穩:把鞋搖動,好像搖艇般擺動,看它有幾快停,如果佢搖好久都未停,就表示着佢會行唔穩!

3.扭來扭去有幾堅:扭鞋腰,測試鞋中底板是否堅硬,那是保護和承托力的重心。扭成咁!即係廢嘅!

4.反轉鞋底夾腳形:反轉鞋底對照小朋友的腳形,夾一夾鞋頭應該是方形還是斜形。

眼甘甘 度來度去

5.後跟杯要夠堅:按鞋踭位的後跟杯,看它是否夠堅硬,否則就連最基本的保護腳踝都做唔到!

6.鞋頭要度高:對照小朋友腳趾公的位置,為免影響生長,要有足夠的空間給他伸展。

7.赤腳踩鞋墊:把鞋墊褪出來,赤腳踏地測試,腳踭尾對齊,前面應有1cm或一隻手指的空位;若腳趾尾拋了出去,就唔啱喇!

8.鞋領口要留位:鞋領口管着腳形,保護承托,要檢查硬度和虛位。

9.下圍不可大過上圍:鞋踭底不要闊過鞋踭上圍,雖然好像更穩,但反會造成外踝太早落地,弄傷膝蓋。

着上腳 行行企企

10.鞋楦各有不同:由於每隻牌子的鞋楦都不同,設計不可能適合任何人,如女仔太肥,穿後啲肉唧晒出來,就表示太窄;男孩太瘦,鞋面留有大把空位都係唔啱!

11.楔得1隻手指位:須在未綁鞋帶,腳掌推到最前時留有一隻手指位才對。綁鞋帶時則要把腳推至貼踝,不留虛位。

12.鞋踭咪上上落落:讓小朋友向前步行,從後觀察鞋踭有否上上落落;對鞋太硬,腳要屈但鞋唔屈,就會拖到腳踝被刮損!

13.鞋帶叠埋着襪補救:綁鞋帶時如果摺叠在一起,表示太多隙縫,不過有時穿對厚襪可補救。綁完鞋帶後爆開,那他的腳就太肥。

14.腳掌滑動會起枕:再輕按鞋身,檢查鞋內空間虛位,太鬆就會令腳掌在鞋內滑動,可能會擦黑起枕。

6大謬誤咪一錯再錯

1.唔好貪大!不要為想慳而買大兩個碼,因鞋骨只有一個位,太大的鞋會令腳滑前撞傷。

2.鞋帶勝魔術貼!綁帶鞋調校能力最高,不懂綁鞋帶的小朋友,可以買擁有兩條魔術貼的鞋,前後可以調校。

3.行路不可頂「頭皮」!何謂頂趾?不是頂腳趾叫痛才是頂趾,而是行路時開始觸到鞋頭皮,就表示開始唔啱。或可拿鞋墊出來驗腳趾印,如果趾印去到盡頭亦是頂趾的證明。

4.4歲始一年換一對!中文大學剛有研究,約1歲大的BB,腳的生長最快,2、3歲時半年就要換鞋,4-7歲時1年換1對。女仔直至11、12歲時開始減慢生長速度,男仔則12、13歲。

5.有足弓位未必是矯形鞋!家長常誤解,以為穿了有足弓位的就是矯形鞋,其實足弓位亦要配合腳踝斜度才能矯正腳部斜度,保護骨骼發育。這時候你應該進行一次詳盡檢查,有需要就得趁小朋友在6、7歲骨骼鈣化定形前,為他訂做一對矯形鞋墊。

6.膠水礙透氣!真皮的透氣性最好,但有時裏面有層膠水就一樣會防礙透氣,一般運動鞋都是PU皮,上層是膠,下層是平價的皮,透氣度當然不太好,但也有些透氣物料如GORE-TEX。

邊度搵專家?

1.足科矯形有限公司
全面檢查$200(約需半小時)
矯形鞋墊第1套$1,280、第2套至12歲前每套$800
查詢:23329375
網址:www.ezped.com

■印腳形時找出腳掌問題。

2.Dr.Kong足科保健中心
詳細檢查$180
兒童矯形鞋墊第1對$650、第2對$450
查詢:23344032
網址:www.dr-kong.footcare.com.hk

健康鞋

■健康配墊運動白鞋(Dr.Kong)尺碼27-34,原價$319,會員價$255。(入會費$30)

■黑色女裝健康學生鞋(Dr.Kong),尺碼27-36,原價$499,會員價$299。白色幼兒女裝健康鞋,尺碼22-26,原價$299,會員價$199。
查詢:2429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