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長春藤大學只有名氣

《時代》:長春藤大學只有名氣

長春藤大學重收權貴子弟,影響所及,可能是教學質素下滑。美國《時代》周刊(Time)就指出,長春藤大學有的只是名氣,由於側重科研,教學質素反而不及名不經傳的公立大學,當中《財富》雜誌選出的500強企業(Fortune500Companies)中,絕大部份行政總裁就不是名校出身。

「教授花時間研究而非教學」

長春藤名校受歡迎原因不外乎三樣:名氣、教學質素和畢業後的校友關係網,但這些優勢很浮誇。「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學,教授們往往花更多時間去研究,而非教學。」暢銷入學指南《CollegesThatChangeLives》作者波普(LorenPope)說,受惠於經濟發展,美國哲學博士的人數,在1968至1998年間翻了一番,大批名不經傳的大學吸納了這批精英,教學質素也愈來愈高,而且大學普遍設立獎學金,讓家境清貧的聰明學生有書可讀,學校、學生相得益彰。
波普形容這是個「良性循環」──普通大學質素提高,更多頂尖學者加盟,從而吸引更多高質素學生。
而且普通大學規模較小,學生和教職員比例往往低達15:1,這和長春藤大學擠滿人的講堂分別極大,教學質素自然高下立見。
至於長春藤大學追求的校友關係網,重要性也愈來愈小。波普解釋,現時人們早慣了頻繁轉工,工作環境以至性質隨時大扭轉,「關係」自然不再重要;長春藤大學的確有名氣,但這又如何?《財富》500強企業的行政總裁中,只有七位畢業自長春藤大學,波普說:「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真材實料,而不是關係網和大學的名氣。」
美國《時代》周刊